內地緊縮未鬆手 定向寬鬆只求補漏

人行行長周小川撰文稱,要進一步落實好穩健的貨幣政策;人行貨幣政策委員夏斌表示,今後幾年必須始終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方向。舊調新講,當有用意。上面說法有意回應,因為對經濟放緩甚至硬着陸的擔憂,觸發的宏調「超調論」,尤其近期放出信貸對中小企定向寬鬆的聲氣,更引發緊縮政策鬆手的憧憬。周、夏意在表態,沒有緊縮鬆手這回事。

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二季度例會強調,當前應注意把握政策的穩定性、針對性、靈活性。「三性」的表述,把穩定性放在首位,應解讀為保持緊縮政策,不因經濟放緩動搖的意思,穩定就是既不加速加緊,也不鬆手回頭。當局有意撇開經濟着陸是軟是硬,追求的是通脹着陸。有人概括「通脹不低首,緊縮不回頭」,是現時政策態度的寫照。

強調穩定性未知能否消除政策鐘擺效應,○八年過度緊縮,經濟被一下子打殘,中央推出四萬億元救市。政策鐘擺會否再擺一次,除了經濟思維還有政治思維,有時經濟思維佔上風,也有政治思維佔上風的時候。其實當局口頭不在意經濟減速,實際仍希望借助政府投資,例如保障房,支撐起經濟增長,可見保增長心火仍旺。

中央政策的「三性」原則,當中針對性一項,為放鬆政策出手開了活門,實施定向寬鬆,並未脫離原則框架。中央今後一段時間,推行的是有定向寬鬆修補,整體呈現緊縮的政策。這是對於內地經濟的現實來說,是別無選擇的選擇,不是這樣的話,內地經濟的內生風險難以避免。

內地經濟在放緩過程中,產業資本出現虛擬化,即中小企在窒息的資金環境下,生意難做乾脆不做,資本退出後跑去炒作。這現象衍生兩個弊端,一是加劇通脹壓力,二是實業資源流失。○八年出口死火一役,成了不少中小企做實業的不歸路,現象延續至今,是逼當局以定向寬鬆扶一把的主要緣由,不加理會勢成內生風險。

整體須把持緊縮的方向,毋庸置疑,除了遏通脹的用意,更與銀行的風險隱憂有關。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鬧得滿城風雨,逾十萬億地方債,不論壞帳比例如何輕描淡寫,動輒皆是萬億之數,勢必成為壞帳計時炸彈,無論是禍及銀行還是政府上身,都脫不掉經濟風險。除此之外,銀行表內、表外的資產,隱藏了甚麼亦懸疑未消。值此之際,緊縮政策鬆手有害無益。

然而,中央堅持緊縮,控制住銀行信貸,卻無法控制存款不逃離銀行,無法控制銀行表外「做手腳」。銀行借助理財產品、票據或委託票據等手段,獲取資金拉抬槓桿,存在的情況已相當嚴重,現在中銀監出手整治,能否亡羊補牢未敢樂觀。中央早在宏觀調控之初,已高喊有保有壓,看來該保的未保、該壓的未壓,如今再定調有保有壓,只能且觀後效,未敢抱持信心。

跨媒體地產網新居入伙 幾萬個精選樓盤 歡迎睇樓!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