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過去只要有鼓吹港獨的言論,肯定會令中方、港府如坐針氈,親中陣營如狂風掃落葉的批評紛至沓來,新一波鼓吹港獨的火把,先由港大學生刊物《學苑》開啟。《學苑》於事前沒有先兆下,忽然打正旗號主張香港於二○四七年後「建國」,於最新一期指香港五十年不變於二○四七年屆滿,香港的命運再次成為未知數,因此針對「二次前途問題」提出三項訴求,包括香港成為獨立主權國家、建立民主政府及全民制訂香港憲法。

昨日接力轉向本土懷抱的,還有成立之初希望與中方保持溝通的泛民政黨公民黨(公文袋),於新發表的《十周年宣言》中提倡「本土自主」,主張港人要「重新思考我城的未來,探索和確立香港這個所在地的全新定位」。

觀乎政圈初步反應,似乎社會氛圍決定一切,暫時強力炮轟的重炮手欠奉,未知與顧大局、促和諧的主旋律是否有關,昨日所見出動反對港獨的親中陣營,最具權威性是來自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她開宗明義指港獨是不可能的,內地與香港雙方聯繫不可以輕易割斷。有政界中人分析,梁的理據分析客觀,同時力度未有過猛,顯然不想火上加油,令本土主義及港獨思潮愈演愈烈。

但更值得留意其實是,連公文袋也走向本土,最吸引眼球的一環,是表明要通過政策界定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其中要點包括審批單程證入境的內地人士及掌握內地來港簽證的政策等,有人形容特別是界定「香港人」身份一項,分分鐘較部分激進泛民主張走得更前。

眾所周知,公文袋是泛民兩大政黨之一,因各種原因使然,迫使主流泛民也走向本土,再連結學界泛本土化的主張,香港的政治局勢會如何,無人有水晶球,但肯定會加大建制派壓力,加入回應本土的行列。

正如被外界視為京官收風重要智囊、身為中央政策組前首席顧問的劉兆佳最近所言,內地官員預計香港於未來一、兩年的鬥爭可能更加激烈,有人更指本土土壤的日積月累,與港人憂慮「一國兩制」受損的陰霾有關,一場隱而未發的大博弈,在未來多場選舉將以選票效應,真實呈現各方眼前。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