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真正變天,由昂山淑姬帶領的全國民主聯盟(全民盟),結束幾十年反對派角色,即將上台執政,雖然未來有許多不明朗因素,包括新政府如何處理與軍方關係等,但對民族和解,這顯然是一個契機。

去年十一月國會選舉大勝的全民盟,成員廷覺獲選為總統,原本這個寶座屬於昂山淑姬,不過軍方拒絕修憲,以致她受制於直系親屬擁外國籍的限制無緣坐上。昂山淑姬一早揚言會凌駕於總統之上,廷覺也被視為只是一個「扯線公仔」。

昂山淑姬不得不垂簾聽政,廷覺作為一國總統而要聽令所屬政黨領袖的指揮,這個民主進程上的怪胎,顯然是軍方的「精心傑作」,軍方預留的後着多的是,包括憲法規定國家出現「危機」軍方即可接掌權力,昂山淑姬「凌駕」廷覺名不正言不順,單是這一項,軍方便可隨時作為藉口發難。

顯而易見,軍方除非根本利益受損,否則不會輕易「反枱」,緬甸貧窮落後千瘡百孔,軍方願意落實民主選舉肯讓全民盟執政,打的如意算盤無非是要借助昂山淑姬之力來治好國家,而自己坐享其成。

在超過半世紀軍事統治下,緬甸基建缺乏,不少地區無水無電,醫療和教育系統幾近崩潰,而最令軍方頭痛的,恐怕是少數民族遏之難休的武裝抗爭。

緬甸為多民族國家,共有八大族群一百三十五個民族,其中緬族最大,現時五千多萬人口中緬族佔逾六成,其餘民族包括克倫、撣、克欽等,早在一九四八年緬甸脫離英國獨立之初,這些少數民族眼見緬族獨大,即已爭取分離或者要求自治。

軍政府幾十年血腥鎮壓,令少數民族充滿怨恨猜忌,雙方歷年談判往往以破裂告終,停火協議每每未落實便已撕毀,但對昂山淑姬,少數民族懷有信心,全民盟三十多年民主抗爭,面對軍政府,與少數民族站在同一陣線,而昂山淑姬還是名滿天下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競選主要政綱便有民族和解這項。

此外,她是「緬甸國父」昂山將軍女兒,昂山曾與各族領袖簽訂協議同意聯合治國,但他在一九四七年遭暗殺,緬甸各族平等共治也成空言。昂山淑姬上場,為全球最長內戰的緬甸民族武裝衝突,帶來一點和平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