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應注意飲食,防範患上各種疾病。
飲酒或打邊爐後手腳關節疼痛,是因尿酸積聚引致痛風症的典型病徵。這種常見於長者的疾病近年有年輕化趨勢,有三十多歲壯男經常豪飲致痛風症,卻不戒酒不求醫,直至尿酸大量積聚在右腳和雙手關節,形成凹凹凸凸的腫脹尿酸石,在內地接受手術切除腳部尿酸石卻致細菌感染,腳腫得無法穿鞋,來港求診需整整一年治療才消腫。風濕科專科醫生李梓恩指,年輕痛風症患者一般有家族史,呼籲他們注意飲食和遠離酒精。
手部關節長期積聚尿酸,會形成尿酸石,需要長時間服藥才能將尿酸石溶解。
大腳趾關節紅腫是痛風症的常見徵狀。
李梓恩解釋,血液中尿酸濃度過高,會在手腳關節積聚,導致紅腫和疼痛。
高尿酸人士飲食指南
該名男病人在內地政府部門工作,因工作應酬常常豪飲,右腳大腳趾關節出現兩吋長尿酸石,雙手最少有三個關節亦出現較小的尿酸石。李梓恩指,男病人來港求診時腳腫得只能穿拖鞋,為他清洗傷口和處方降尿酸藥後,經一年治療才腫痛逐消。
李梓恩解釋,痛風症發病初期,關節腫痛可在二至三日內消散,若情況持續可服止痛藥。如血液中的尿酸過高或尿酸沉積在關節,會形成尿酸石,可服用降尿酸藥物將尿酸石溶解。由於病人身體會不斷產生尿酸,故即使取出尿酸石,尿酸仍不斷湧出,傷口會無法愈合並引致感染,故一般不建議病人切除尿酸石。他相信病人有痛風症家族史,或早在三至四年前已發病,惟拖至病情影響生活才求診。
避免吃高普林食物
李梓恩指,尿酸由一種稱為「普林」(purine)的物質經新陳代謝產生,普林可由身體產生或從食物中攝取,變成尿酸後經腎臟排出。若血液中的尿酸過多,身體未及排出,便會積聚在關節。痛風症患者以男性居多,多屬長者,正服用去水藥的病人因尿酸濃度增加,亦容易患痛風症。年輕患者如有家族病史又不控制飲食,亦會發病,有二十多歲男子的父親和兄長都患痛風,與朋友打邊爐和飲啤酒後右腳大腳趾腫痛,幸服用止痛藥及戒口後情況改善。
他又提醒市民,痛風症會破壞關節,亦可致腎石和損害腎功能,建議有家族史的人士避免進食動物內臟、飲老火湯及菇類等含高「普林」的食物,不要飲酒及避免做過度劇烈運動,可減低病發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