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一月,伊朗核問題臨時協議達成,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和德國同意撤除對伊部分經濟制裁,換取伊朗凍結一些核活動,這份協議在今年一月二十日開始實施,為期半年。按照計劃,在這段期間,六國和伊朗必須磋商最後協議,可是限期即將屆滿,談判卻未取得突破,無望在七月二十日之前「完成任務」,雙方正在談判延長或破裂之間徘徊。

美國和伊朗的政府都要談判繼續,美國總統奧巴馬和伊朗外長扎里夫指出,談判取得進展,應該勇往直前。伊核在奧地利維也納新一輪談判,於烏克蘭危機陰影下舉行,伊朗的談判對手「自相殘殺」,當中俄羅斯由於吞併克里米亞和被指攪亂烏東地區而遭美歐制裁,兩個陣營勢成水火,在伊核談判桌上便也各懷鬼胎,俄羅斯一度連同中國的代表缺席會談,伊核談判進行了兩個星期而陷膠着狀態,亦與此有關。

伊核臨時協議實施半年以來,確見效果,伊朗停止提煉高純度濃縮鈾,也擱置啟用阿拉克重水反應堆等核設施,至於美歐,則解凍伊朗幾十億美元資產,也放鬆石油禁運,這些制裁措施的撤除,並未像以色列「危言聳聽」般導致整個對伊制裁機制的崩潰。既然一切進展不錯,伊核談判沒有理由半途而廢,美國的盟友英法德贊成,俄羅斯雖與美歐劍拔弩張,相信亦不會攔阻,談判大有可能再延續半年。

談判最大爭拗,在於伊朗可以保留多大提煉濃縮鈾的能力。伊朗約有二萬二千部離心機,目前只有一萬二百部運作,用於提煉低純度濃縮鈾,美歐要求伊朗大幅減少離心機至幾千部,但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較早前放言,伊朗不但不會銷毀任何核設施,離心機數目未來更會增加至十九萬部。

面對國內強硬派,伊朗總統魯哈尼妥協餘地不大,必須堅守伊朗擁有核權利這條底線,同樣,奧巴馬面臨國會鷹派的挑戰,對於制裁伊朗,有些議員不但反對放寬,甚至提出實施新的措施。

奧巴馬的中東策略不斷碰壁,如果連伊朗核談也破裂了,他扳回一城的微弱希望不但破滅,伊朗在伊拉克、敍利亞和加薩等問題上,更不會合作,因此,一紙伊朗核協議,對奧巴馬來說是志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