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對付烏東分離分子,顯得進退失據,他在上台後即加緊「反恐行動」,增派軍隊狂攻猛打這些親俄武裝分子,但不旋踵卻單方面宣布停火,十日停火期屆滿,他決定不再延長,烏東衝突難免重熾。

波羅申科當初把軍事行動升級,顯然帶有以打逼和的意圖,期望在雷霆攻勢下,武裝分子知驚識趣坐到談判桌上,奈何烏軍不濟,勝少而敗多,雖然殲敵多人,卻也賠上多架軍機和幾十名士兵性命。另邊廂,以德國總理默克爾為首的歐盟領袖,又施壓要求透過外交途徑解決危機,停火令便在這背景下出爐。

基輔政府單方面停火,一開始便注定失敗,烏東武裝分子當然樂見停火令生效,在烏軍停止攻擊下,他們可以大搖大擺走近烏軍哨卡,往往在向士兵「曉以大義」申斥一番後,便近距離發動襲擊,自六月二十日實施停火令後,共有二十七名烏軍喪生,另六十九人受傷。

對烏東武裝分子來說,停火令不但卸減其軍事壓力,使其奪取攻擊主動權,換取時間進行重新部署,更可維持烏東脫離基輔控制的現狀,他們已在頓涅茨克等地成立所謂共和國,現時最大「任務」就是保住這份「獨立」,最好無限期停火下去,很明顯,這也是俄羅斯的如意算盤,甚或是俄羅斯對烏東親俄分子的授意。

在波羅申科構想中,停火令為談判鋪路,烏東武裝分子必須放下武器,首先交出三個烏俄邊境關卡,釋放被擄人質,然後就他提出的十五點和平方案展開和談,可是已經延長了一次的停火令,既未能發揮停火的作用,更不見可以打開和談之門。

烏克蘭主流民意本就反對當局與烏東武裝分子談判,認為這變相承認這些叛亂者的合法地位,停火停得一團糟,波羅申科更受壓力,別無選擇拒絕再次延長停火令。烏軍重新出擊,烏東衝突難免加劇,被指一直向親俄分子跨境輸送戰士和武器的俄羅斯,不排除會出兵助戰,波羅申科這一注風險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