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局勢失控,極端遜尼派組織「伊拉克及敍利亞回教國」(ISIL)節節推進,攻佔全國最大、位於拜吉鎮的煉油廠,美國要否軍事介入,像前國務卿希拉妮新書書名般,總統奧巴馬再次陷入「艱難抉擇」。伊拉克淪落到此田地,總理馬利基被指罪魁禍首,這名什葉派領袖若能下台,無疑可替奧巴馬解困。

美國前總統小布殊「生安白造」薩達姆政權擁有大殺傷力武器,在二○○三年揮軍伊拉克推翻薩達姆,原本掌權的遜尼派失勢,受到壓制的什葉派「翻身做了主人」,遜尼派反過來被邊緣化,致使ISIL有機可乘,在伊拉克遜尼派聚居的北部攻城掠地,如入無人之境。若非美國當年入侵,或許也無伊拉克今日亂局,單在道義上,華府也須協助伊拉克恢復穩定,馬利基亦不客氣,已經正式要求美國空襲ISIL。

華府雖然派遣航空母艦喬治布殊號和其他戰艦開進波斯灣,又在伊拉克部署大批偵察機包括無人機和常規戰機,並且出動一百多名軍人到巴格達保護使館,擺出隨時都可軍事介入的陣勢,但很明顯,奧巴馬非到萬不得已不會動武,自詡為「終結戰爭總統」的他,哪會打爛引以為傲的金漆招牌?美軍好不容易從伊拉克戰場抽身而退,何苦再陷泥沼?

更重要的是,伊拉克形勢複雜,並非單純政府與叛軍的對立,而是能把整個中東甚至全球捲入的教派衝突。馬利基最大的「罪狀」是壓制遜尼派等少數群族,ISIL雖被指殘暴血腥,卻獲遜尼派支持。美國協助馬利基政府對付ISIL,便是站到什葉派一邊,打擊遜尼派。曾經擔任駐伊拉克美軍最高指揮官的彼得雷烏斯警告,美國絕不能軍事介入伊拉克,連空襲也不應該,否則將淪為「什葉派民兵空軍」。

美國打遜尼派,中東主要盟友沙特阿拉伯等國首先不會答應,以沙特為首、代表全球十五億回教徒的伊斯蘭合作組織,召開會議發表聲明要對抗教派政策,與其說是譴責馬利基,不如說是向奧巴馬施壓。屬遜尼派的沙特,雖曾指摘ISIL的恐怖行徑,但傳暗地裏資助這個在敍利亞打阿薩德軍隊的組織。

奧巴馬反覆強調,除非伊拉克能夠解決政治分歧,否則美國不會插手,惟有把伊拉克之戰變成「伊拉克所有人對抗極端分子」,華府才能避免捲入教派衝突。

奧巴馬轉而向馬利基施壓,這個「罪魁禍首」一旦下台,伊拉克建立「團結政府」,相信有助緩和教派矛盾,沙特等國或也會助華府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