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有關釣魚島爭端,在雙方媒體渲染下,戰爭似乎一觸即發。其實,近期假新聞多,誤判也多。

試舉幾例。日本共同社報道,美國政府決定兩年後在日本沖繩縣部署新型魚鷹運輸機,並已將計劃告知日方。但五角大樓澄清,「美國空軍在亞太地區部署魚鷹運輸機,還需要數年時間」,美國未就部署魚鷹運輸機一事通知日本政府。又如,日本有報道指防衞省設想中國進攻釣魚島,並着手制訂「陸海空一體化防衞戰略」,消息也遭到日本政府否認。

安倍內閣 政策混亂

為甚麼這麼多「否認」?相信,一是極右日本媒體搞事;二是日本和美國協調出了問題,有關魚鷹機,相信美方原來有承諾,後來見形勢緊張改變口徑;三是安倍內閣政策混亂。

不過,這些假消息都被中國官方媒體大肆報道,而且做出不少誤判。例如,對於美國拒絕安倍一月訪問美國,中國媒體和不少學者的判斷是,奧巴馬對安倍右傾不滿。其實,美國不願在一月接待安倍,主要是日本沒有滿足美國的兩個要求:一是沖繩美軍基地的搬遷問題。由於沖繩當地居民的反對聲音還是非常強大,安倍不能對美國做出甚麼具體承諾,反而任由當地市民代表到美國國會說不。

二是日本是否加入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這個問題更大:第一,因為TPP完全免稅,日本的農產品將受美國農產品毀滅性打擊,安倍內閣根本承受不起國內反對聲浪。第二,日本國庫空虛,如果免稅,日本財政也會陷入絕境。所以,安倍儘管在競選時承諾積極考慮加入TPP,但也不能一上台就得罪大多數。由於安倍沒能給奧巴馬送禮,奧巴馬當然不會隨便見他。

另外,安倍在外交操作上也有犯錯。安倍違背外交慣例,在沒有與美國協商好的前提下率先對外宣布要在一月訪美。這次事件安倍內閣視為重要事故,是外務省對美外交的一次失敗,要承擔責任。

美國的策略很清楚,就是利用中日矛盾獲取最大利益。美國在釣魚島上問題承認日本的管轄權,並承諾釣魚島在《美日安保條約》範圍,但在主權上則不介入,實際上讓中日相爭相耗,一方面利用日本制衡中國,同時借中國制衡日本。《紐約時報》批評安倍內閣右傾化,奧巴馬拖延見安倍,都是逼日本「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