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立醫院急症室對求診病人採取分流制度,由富有經驗的護士按病人的病情嚴重程度,分為危殆、危急、緊急、次緊急和非緊急五類。危殆病人會獲即時診治,危急病人輪候時間約十五分鐘。東區醫院聲稱,事件中許姓女童持有的私家醫生轉介信僅指她有發燒和嘔吐等病徵,但沒列明診斷結果或懷疑病因,故被急症室列為次緊急類別。有急症室醫生指出,若轉介信列出初步診斷結果例如可能患心肌炎,則病人有機會被列入危急類別而盡快診治。

香港急症醫學會外務委員會主席蔡振興表示,醫生在轉介信中若列明病人出現某種可致命的疾病,例如心肌炎或腦膜炎,公立醫院急症室分流站護士會將病人「自動升級」為緊急類別,若病人不清醒,更會提升至危急類別,病人可更快得到治療,故醫生轉介信提供病人詳細資料,有助醫護人員將病人分類。

併發症初期病徵不明顯

蔡指出,若醫生在轉介信中只列出發燒和嘔吐等病徵,這與腸胃炎及很多疾病都脗合,不少病人都屬這類別,難被界定為緊急類別,故私家醫生轉介信提供的資料相當重要。此外,醫護人員也會考慮病人入院時血壓、呼吸是否急促、血液含氧量和清醒程度等,作為分流準則。

女童因患心肌炎不治,有機會在早一段時間受細菌或病毒入侵。香港傳染病醫學會代表曾德賢稱,若女童出現心肌炎這種嚴重併發症,有機會是她感染某種致病原已多日,可能因初期病徵不明顯,例如低燒,未必容易發現,當需要入院時,情況已相當嚴重。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