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今日發布,由於關乎到七百萬港人最貼身的議題,故受各界關注。今次又能否滿足市民的期望?對政府往後四年的工作又有多大影響?

顧問老師:Keith Leung

Q:每年施政報告前夕,政府為何都會先「吹風」?

A:「吹風」是指政府將部分施政報告內容率先向傳媒發布,目的是測試「水溫」,評估民意反應。好處是可作為制定報告內容的參考,讓政府有個預算。反之,若然政策不符合民意,有可能令反政府聲音傾巢而出,引來反效果。

Q:施政報告對改變政府形象或提升民望,有多大程度的影響?

A:按傳統,施政報告主要推出改善民生措施,若然政策做得好,是政府爭取「加分」大好機會。以現屆政府而言,民望處於低水平,因此相信政府不會進行太大改革,以不受爭議議題、小恩小惠的原則,修補政府的負面形象及爭取民心。

延伸思考

1.試比較施政報告與財政預算案的異同。

A:施政報告與財政預算案都是政府的制度化回應,代表當局對社會的看法和認知。不同之處是,施政報告內容較「虛」,以原則性民生議題為主,包括社會政治發展﹔至於財政預算案則較為「實」,涉及一些數字上的加或減,但並不涉及政治。

2.今次是新政府首份功課,對往後四年的工作有何意義?

A:自新政府上場,出現多個備受爭議的社會事件,令大眾對政府漸失信心。因此,首份施政報告將成關鍵,如無法在立法會得到通過,往後四年的工作將會變得更為艱巨。

3.施政報告有何重要性?

A:施政報告是政府對過去一年的總結和回應,包括整體社會發展、市民訴求。同時,這份報告預視政府未來一年的工作方向,因此備受各界關注。而近年,施政報告亦成為平息民怨的工具,如面對物價通漲的不滿聲音,政府會推出減免差餉等利民紓困的措施。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昔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