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銀業務闖險 勢必再交學費

在二○一一年銀行業引發暴利爭論,揭示了在資金短缺下,規模愈大的銀行,息差愈高利潤率亦高。但是中國商業銀行的暴利是從帳面上算的,呆壞帳、不良資產卻隱而未計,正如大量地方融資平台的貸款以展期避過違約,不作不良資產來計算,但顯然是一項壞帳隱憂。如果說地方融資平台未足大患,早前委託理財產品敗壞,以及現在信託兌付問題的浮現,呈現風險逐步引爆,勢必影響銀行盈利。難怪羅兵咸永道預料,上半年內銀不良貸款會回升。

近期埋身的內銀信託兌付風險,隨着有開發商捲款「走佬」,而引起市場的注意。高收益的信託產品成為銀行的「計時炸彈」,為免情況惡化,只好叫停相關業務。消息指四大國有銀行已停止信託代銷產品。自一○年起日趨蓬勃的信託業,到了一個集中到期的小峰期,也到了一個發展的關口,尤其在當局申明不允許「借新還舊」,中斷了融資方慣玩的把戲,將信託產品的風險蓋子揭開了。

從近幾年內地銀行的產品開發看,一大類又一大類,都是很賺錢的貨色,以官定的利率結構,最蝕底的就是只知道存錢的客戶,不甘被搵笨者就取出存款,追逐銀行高回報的產品。從這個局來看,存戶因低回報觸發投機,銀行則因應存戶投機取向,做大高風險產品追逐更高利潤,雖流失了存款,卻因做旺「高回報但高風險」產品而「豬籠入水」。問題是一旦高回報產品引爆風險,這個禍就是銀行自己種下的。

銀行引以為傲的盈利水平,是以經濟內傷為代價的,因為銀行盈利是靠息差支撐的,那麼誰承受了高息差?這當中有企業、有個人(例如存戶或做了房貸的業主),因而可能犧牲了企業的經營及個人的財富效應,也因而為經濟帶來了負面影響。當銀行產品高回報超過一定限度,壞帳風險勢必相應上升,尤其與房地產相關的企業及個人貸款成為最大風險源,而情況往往發展到惡劣程度,才引起監管當局及銀行的警覺。

地方融資平台、委託理財、信託產品相繼出現問題案例了,現在監管當局及銀行亡羊補牢,堵塞風險蔓延。然而,叫停了有關業務,不等於排掉風險拆除炸彈,事實上,在風險揭開蓋子後,有一個暴露的過程,到一定時候埋單計數,實實在在的壞帳率才露真容。為甚麼說上半年內銀不良貸款會回升,就是預期壞帳暴露的過程,上半年進入一個案例多發的階段。堪憂慮的是,不同高回報業務的風險,千萬別聚頭齊至。

金融危機後時期,內銀踏上暴利時代後進入風險期,難免要再次「交學費」了。這令人想起當年改制的大撇帳式剝離壞資產,內地銀行是前事已忘,未為後事之師,還是仗着有國家這個「富媽媽」闖險?倒是監管被迫認真起來,一方面做着拆彈工夫,另一方面吸取教訓防患未然。新近前海金融業嚴訂跨境人民幣貸款細則,明訂「不得用於投資有價證券和金融衍生品,不得用於委託貸款,不得購買理財產品,不得用於購買非自用房產等。」看來,監管開始收緊銀行的高回報業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