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舵手同聲同氣 進退一致禍福難料

各大主要經濟體的中央銀行如美國聯儲局及歐洲央行,理論上都具備相當程度的獨立地位,確保金融體系穩定,以及貨幣政策不受任何外在因素影響,令央行能夠安心履行其法定職能,就是保持價格穩定,令經濟持續發展。

不過,體制上賦予各大央行擁有獨立地位,並不表示央行的話事人必然具備應有的獨立性質。和任何人一樣,這些大權在握的央行行長,思考方式和作出政策決定的基準,難免受到本身成長背景影響。

一項資料顯示,美、歐、英等國家現時的央行行長學術背景,無獨有偶全部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有直接關係。他們並且定期舉行私人會議,交流對全球經濟發展的意見。麻省理工出身的經濟學家有一個信念,政府可協助紓緩經濟下跌的問題,中央銀行亦可扮演重要角色,不僅透過利率的升跌影響經濟走向,亦可藉着小心用字的會議聲明,影響公眾預期。

很明顯,在麻省理工取得博士學位的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正是深得麻省理工神髓的央行行長。他上任後施展新作風,積極增加聯儲局決策透明度,在每次議息會議後巨細無遺地闡述其決策理念,就是想透過議息聲明進行類似的說服工程,企圖令公眾預期朝着他指定的方向走。

不過,伯南克是一個勤力卻缺乏足夠說服力的人。美國民眾並不十分相信伯南克的話,銀行業界也是抱着觀望態度居多。因此聯儲局過去幾年透過量化寬鬆政策增發的資金,大部分只流入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沒有進入市場。即使量寬推高了資產價格,美國民眾也不敢增加消費,反而趁機減少本身債務,大大削弱量寬政策原定效果。

各大央行行長背景如此相似,理念相同,行動一致,好處是如果推行的政策一致,有助加強政策效用,避免各自推出不同政策,產生互相抵銷效果,但壞處是政策一旦走歪,必然將破壞力增加。現在各國央行全力押注量寬政策,正是一項未經實驗、成敗未卜的大膽嘗試。

如果各大央行行長今次決定正確,他們應可協助全球經濟避免墮入滯脹,不會重蹈一九三○年代因為決策錯誤而導致全球大蕭條的錯誤。但換個角度看,他們今次也有可能犯上前所未見的新錯誤,誰對誰錯,現在根本無法準確估計。

正如目前席捲全球的債務危機,並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各大央行長期以來疏於監管信貸膨脹、沒有及時處理的惡果。當時放任信貸增長,各國享受隨之而來的長期經濟繁榮假象,誰也無法想像會變成今日史無前例的信貸和債務災難。

現時各大央行齊心放水,導致全球熱錢氾濫,實屬前所未見的現象,到底最終是拯救全球,抑或為下一輪更可怕的金融災難預備場景,相信這班頂尖的金融市場話事人,對此亦無可奉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