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崖威脅鋪天降 量寬效應遭冷待

有別於以往幾次推行量化寬鬆政策均可推動資產市場上升,聯儲局本周三公布被視為終極量寬的第四輪量寬措施,竟出現反高潮,似未獲市場太熱烈捧場,美股市場在其後兩個交易日均以跌市收盤,聲勢上可謂先輸一仗。

平情而論,聯儲局今次的出手並不低,在買長債沽短債的扭曲操作於年底結束後,索性明刀明槍,只買不賣,甘冒聯儲局資產負債大幅增加的責難和風險,每月購入四百五十億美元國庫債券,並且不設限期。連同原有每月購買四百億美元按揭債券,聯儲局明年開始,每年注入市場的流動資金超過一萬億美元,令水浸情況更趨嚴重。

聯儲局大灑金錢的做法,其實亦符合市場預期,分析家均看透聯儲局的困局,先後推出了三輪量寬措施,美國經濟依然像洩氣的皮球,毫無彈跳力可言,不加碼注資,美國經濟肯定回天乏術。聯儲局為了挽救美國經濟,早已將本身公信力押注下去,將自己推向不歸路,此仗許勝不許敗。

可惜,市場人士所樂見的量寬措施拍板出台,始終不敵近在咫尺的財政懸崖。按照原來的時間表,美國如果不能在今年底前達成新的削赤計劃,在布殊政府時代推出的稅務優惠到期及奧巴馬政府的削赤機制自動生效後,明年美國的財政開支就會急劇緊縮,規模約六千多億美元,佔美國經濟總產值約百分之四,影響所及,美國目前低迷的經濟增長隨時由正變負,重陷經濟衰退。

提出財政懸崖一詞的原創者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坦承聯儲局在維持市場流動資金充裕以及降低利率方面,已經用了多項政策,但對於如何處理源自財政懸崖產生的經濟緊縮問題,聯儲局亦有心無力,無法透過貨幣政策再施援手,只能交由國會兩黨議員妥善協商處理。

弔詭的是,現在距離財政懸崖大限明明只有兩個多星期,若扣除期間的假期,所餘時間幾乎屈指可數,但兩黨至今仍未見在應否向百分之二富裕人士增加徵稅的主要分歧上作出半點讓步,令談判加快達成結果,反映白宮主人奧巴馬與共和黨控制的國會之間角力,各人心內可能另有盤算,不怕懸崖出現,也不認為今年年底就是談判的死線。

事實上,市場上不少專家均相信,儘管美國府會雙方現時各不相讓,將責任推向對方,談判似無轉彎餘地,但最終必可達成折衷方案,令雙方找到下台階。而且財政懸崖的迫切性亦不如表面般緊急,因為削赤措施的實施不會一下子推出,而是分階段執行,在這段期間,兩黨議員仍有時間磋商,為削赤計劃尋求更佳出路。

到底誰對誰錯,不易在現階段判斷,只能由日後的事實去證明,但美國財政懸崖問題懸而未決,則肯定成為影響美國經濟前景的最大不明朗因素,其波及範圍不僅是美國本土,也拖累全球經濟走向,全球股市也難免被迫變成遭美國財政懸崖騎劫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