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舊邨解樓荒 最怕原區安置難

解決房屋問題是現屆政府施政重中之重,主要針對社會兩個族群的住屋需求,其一是增建公屋,安置無力置業家庭;其二是協助中等收入家庭買樓。可惜的是,港府受制於土地荒,難以大量增加房屋供應,所謂重中之重,隨時淪為空談。

據房屋署數字,公屋輪候冊申請人數已突破二十一萬,而未來五年的新公屋單位落成量,平均每年僅約一萬五千個,即使加上每年約七千個回收單位,要維持三年上樓的目標,並非易事。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房屋協會計劃重建多個舊型屋邨,估計可增加單位數目八成至一倍。應該說,房協的重建大計來得正合時,把目前多個樓齡逾四十年、只有十多層高的舊型屋邨,透過重建增加出租單位數目,接收公屋輪候冊家庭,可望縮短公屋上樓時間。然而,如果當局不能解決舊屋邨居民的安置問題,重建計劃恐怕好事多磨。

事實上,房協的重建計劃尚可善用原有土地資源,以綜合發展方式興建居屋,增加資助單位供應量,協助更多中等收入家庭得圓置業夢,不失為解開土地荒死結的釜底抽薪良策。利用現有土地資源增加單位供應量,要比港府推出的白表免補地價購買二手居屋計劃,在沒有增加實質單位供應量之下,一味挖東牆、補西牆,推高二手居屋樓價的做法為佳。

房協作為非官方的房屋發展機構,多年來均配合港府的房屋政策,除了興建出租和資助單位,發展夾心階層住屋,更先後參建多個等同私人樓宇的住宅發售和市區改善項目,填補了公營房屋與私人物業市場的空間,直至多年前港府決定停建居屋,房屋委員會繼續興建公屋,房協則停建夾屋計劃。這次職能調整,房協的業務變成專注管理旗下二十個出租屋邨,繼續開展個別的私人住宅項目,以及接受港府委託推行舊樓維修和強制驗樓資助等計劃,但房協的固有職能是在房屋建設發揮輔助作用,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可負擔的居所,把房協轉型為房屋管理機構,可謂「不務正業」,不符房協當初成立的宗旨。

房協經歷多年職能調整之後,直到年前曾蔭權政府為紓解主流民意要求復建居屋的壓力,撥出五幅土地予房協發展先租後買的「置安心計劃」,房協才重拾原有職能,現屆政府宣布復建居屋,合併「置安心計劃」,房協終於回到興建資助房屋的正軌。

眾所周知,房協是一個成熟的房屋發展機構,更擁有建造私人物業項目的經驗,這是官方背景的房委會不能比擬的優勢。港府應充分利用房協的強項,除了重建舊屋邨,亦可在協助中等收入家庭置業方面扮演更重要角色,例如港府日後在啟德兩幅土地推出的「港人港地」先導計劃,由於有轉售限制條件,可能對私人發展商的吸引力不大,房協是非牟利房屋機構,參建「港人港地」計劃,正可為中等收入家庭提供實而不華、樓價在可負擔水平的私人單位,也賦予房協專責執行「港人港地」計劃的新職能。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