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市場政策變幻 價格風險跨年傳遞

二○一二年即將過去,回眸資產市場一派風雲歲月景象,股市前低後高波動,樓市牛氣衝高待變。主導資產市場劇情的是政策變幻,年內全球各主要經濟體都做政策推手,主要發達國貨幣政策一味愈推愈寬鬆,內地就不懈主催人民幣國際化,無不影響到香港資產市場表現,就着樓市衝破可容忍的高位,港府亦一再政策打壓,可謂本港內外政策煎逼,二○一二年資產市場注定是不容易、不確定的一年。

資產市場備受內外政策影響,擇其要者當數量化寬鬆(QE)及人民幣變身。美聯儲的超低息政策愈拉愈長,量寬印鈔一波接一波,直到疑似QE4出台,尚未有收手迹象。這套政策的效用在於帶來大量流動性,下半年本港再度因資金湧入,金管局一再大手承接港元,銀行結餘數倍於正常水平,顯示本港再受熱錢影響,而資產市場利弊兼收:利是扭轉了股市的弱勢,弊是強化了樓市的風險。然而,港股先輸後贏,散戶得勝能有幾人?

當中關鍵的是人民幣的動態,年內人民幣措施頻密,對香港的直接或間接影響是雙重的。作為對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的支撐,本港資金池得以擴展而逐步形成規模,並建立起人民幣的回流機制,更可喜的是人民幣債市勢頭向好,推動了本港債市發展的熱潮。這對於本港金融業,具有長遠的積極意義。然而,年內人民幣在波動中升值,以及大舉流出國門,卻引發「北水南來」進入本港樓市,推動樓價更加強勢,觸動港府被迫對樓市出手作新一輪的打壓。

其實,人民幣升值相對港元貶值,內地客來港買樓如同八折,還不是北水南來的關鍵動力。重要的是內地調控愈來愈嚴,收緊了投資門路,致使大量資金流出國門,其中一部分來港搵食,進入樓市是吼準本港樓市的優勢──回報高及流動性強。可以說,內地政策調控間接成為本港樓市暢旺的一大推手,更甚者,從政府祭出最辣的買家印花稅這一招以後,仍陸續有內地來資,寧啃買家印花稅而照樣買樓,顯見北水勢頭之強。

熱錢愈瘋狂,樓市愈活躍,愈見海外政策變幻對本港資產市場影響之大,也愈發暴露本港的風險所在。二○一二年本港物業市場,罕見由豪宅到中細價樓,到居屋公屋,到工廈廠房,再到商廈舖位,以至車位都全面炒起,也凸顯了供應的全面失衡,顯示着政府以往樓市治理埋下的風險,在今年裏被推到極致。同時,政策年內一再出招,難遏樓價漲風,又顯示着政策風險升高,因為負面效果愈來愈凸顯。

二○一二年資產市場的價格高漲,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亦已浮現,本港零售市道年內形成轉角之勢,尤其下半年,除了內地客對來港掃貨熱情下降,就是租金成本對零售企業帶來損害,短期是企業利潤受損,中長期是零售業布局版圖扭曲。由此亦凸顯了資產價格年內近乎失控的風險,正逐步向實體經濟層面傳遞,包括商業租金成本和可能升溫的通脹,將被帶入二○一三年的商業營運及社會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