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製造業好景 為緊縮政策開路

內地製造業好景 為緊縮政策開路

近日投資者憂慮內地連環推出的緊縮政策,會否在對抗通脹之餘,導致經濟急降溫,但看來是擔心得太早了,好戲仍在後頭。昨天公布的兩份十一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報告,不約而同指出,內地製造業目前非常好景。製造業十足一部永不止息的機器,對於來勢洶洶的通脹及中央的緊縮政策,完全無動於衷,既然形勢這麼樂觀,抗壓能力這麼強,等於為進一步的緊縮大開綠燈。

上述兩份報告雖然出自不同機構,卻一致認為內地的通脹壓力上升勢頭不減,最明顯的證據是在各項分類指數之中,購進價格指數的按月升幅最顯著,比其他分類指數均要漲得多。這現象反映製造業的平均投入成本已接近兩年半以來的最高水平,睇齊二○○七至○八年上一波通脹浪潮。製造業成本上漲的後果是帶來更大的漲價壓力,由於中央視通脹為洪水猛獸,怎敢掉以輕心!

政府緊張是一回事,企業似乎不覺得是甚麼大件事,因為整體採購經理指數已連續幾個月回升,幅度不小。此外,產成品庫存及原材料庫存兩項指數均不足五十,處於收縮狀態,顯示兩者均沒有出現積壓,生產所需的原材料用得快,新出爐的產品去貨亦沒有困難,預示着中國經濟可保持高速增長。

當然,成本上漲對不同行業的影響還是有分別的,例如飲料製造、石油加工、金屬冶煉及造紙等行業的生產量有所回落,與購進價格形成反向走勢。電機、設備製造、紡織服裝及製鞋業等傳統出口行業,產量則加快增長。從中可以看到兩個極端,就是通脹壓力已經波及內部需求,而出口則如常興旺,從新出口定單指數升幅比整體新定單指數升幅為大,以及進口指數回落至貼近收縮擴張臨界點可以印證,對中央的經濟政策帶來更大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新鮮出爐的中國採購經理指數之外,還有日本、南韓及台灣等地的指數先後出爐,這些地區的製造業表現相形見絀,反映歐美經濟停滯,繼續打擊亞洲部分地區的出口。相反,中國表現一枝獨秀,製造業透過擠壓利潤,取得更強競爭優勢,可惜出口增加而進口減少是一把雙刃劍,結果不問可知,正是排山倒海而來的貿易紛爭,以及人民幣承受更大的升值壓力。

大家不應小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帶來的啟示,這不單是了解製造業對前景樂觀與否這麼簡單,同時也是勘察宏觀經濟的有用指標,反映出很多問題。從最新的調查可見,內地正面對通脹壓力上升、內部需求有放緩迹象、出口繼續強勁,這些與穩定物價、擴大內需及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的政策目標,明顯背道而馳。不過,因為製造業好景,等於為中央提供更大的空間,就算有更多緊縮政策,也不用太擔心會令經濟減 速。

Money18 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