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基金搶捐款 未見其利先見弊

關愛基金搶捐款 未見其利先見弊

關愛基金督導委員會昨日召開首次會議,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表示,委員會將成立執行、福利、教育、民政及醫療五個小組,就援助對象、項目及籌款安排等提出建議,有望明年上半年開始接受申請。而針對輿論質疑關愛基金爭奪民間慈善團體捐款,唐英年則表示會鼓勵商界撥出額外資源,不要削減現有捐助。

對此,市民實在不敢樂觀。眾所周知,成立關愛基金的一百億元,乃由政府斥資五十億元,向商界籌集另外五十億元,而私營企業的資源並非無限,對於每年捐出多少善款、捐給哪個機構,一向都有預算,如今政府向商界募捐,難免攤薄他們對民間慈善團體的捐款。正因如此,多名關愛基金督導委員會成員亦質疑基金會產生「搶捐款」效應。

事實勝於雄辯。關愛基金仍未推出,已經有不少大學及慈善團體埋怨,部分一向支持他們的富豪及企業為了預留款項給關愛基金,暫時「閂水喉」或減少給予他們的資助,加上當局計劃接受市民捐款,更可能進一步攤薄民間善款。港府認為關愛基金不會影響慈善團體捐款,不過是一廂情願,自欺欺人。

香港人一向樂於助人,民間慈善活動十分活躍,每逢天災人禍,市民及企業都會踴躍捐輸,然後由慈善團體出手救急扶危,及時、有效地彌補政府福利政策上的不足。如今港府坐擁二萬多億元外匯及財政儲備,竟然向慈善團體爭奪捐款,簡直豈有此理。人們不得不懷疑,相關款項落到政府官僚手上,是不是真的可以比捐給慈善團體發揮更大效用?

面對各界質疑,唐英年早前撰文反駁,說基金可以照顧福利政策下的漏網之魚,援助項目可包括特殊藥物、食物援助、家居安老、青少年學習和拓闊視野等等,將關愛基金吹得天花亂墜,無所不能。問題是,相對全港一百二十多萬貧窮人口而言,區區一百億元猶如杯水車薪,到底顧得了哪樣?

事實上,港府官員吹牛天下無敵,做事無能為力,市民早已見怪不怪。最經典莫過於當局推出的長者醫療券,說是說可資助老人家享用私營西醫、中醫、牙醫、脊醫、物理治療師和醫務化驗師的服務云云。但實際上,醫療券每年只有二百五十元,連剝隻牙也不夠,以致用過醫療券的長者僅佔兩成左右,部分私家醫生甚至中途退出計劃。長者醫療券言過其實,誰還會對關愛基金寄予厚望?

貧窮問題千頭萬緒,關乎扶貧、安老、就業等不同範疇,扶貧的先決條件就是釐清貧窮根源所在,才能對症下藥解決問題。譬如針對在職貧窮,必須推動經濟多元發展,為基層市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如果是因為社會福利網出現漏洞,便應該修訂政策,謀求長遠的解決方案,而不是一味小修小補,以關愛基金之類的短期措施敷衍了事。

正如不少學者指出,港府一向漠視貧窮問題,之所以成立關愛基金,不過是一場應付輿論的扶貧騷。諷刺的是,這場騷還沒正式開演,已對扶貧紓困的慈善團體造成「搶捐款」的反效果,未見其利,先見其弊,港府施政無方,想不到連做騷也如此差勁。

Money18 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