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太陽報社論
經濟虛火不足恃 泡沫危機在眼前
本地生產總值繼上半年勁升百分之七點二,第三季亦錄得百分之六點八增長,比上季實質增長百分之零點七,是連續第六個季度擴張。因此,當局將全年經濟增長預測由百分之五至六上調到百分之六點五,同時亦將全年通脹預測由百分之二點三,調高到百分之二點五。
表面上,本港經濟形勢一片大好,前景似乎亦不俗,可惜面對如此亮麗的經濟數據,升斗市民卻開心不起來。眾所周知,當下的經濟增長主要受熱錢帶動,金融市場一片火熱,催生資產泡沫,根本沒有實質因素支持,更何況,大部分打工仔的收入未見顯著增長,反要承受物價上漲的壓力。正如不少基層市民慨嘆,股市樓市上漲跟我有甚麼關係?
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當局也不得不承認,雖然全球經濟走向復甦,但各地區的復甦步伐依然不一,大部分發達經濟體復甦基調疲弱,另一方面,多個新興經濟體尤其是中國內地則進一步強勁增長,構成前所未見的失衡局面。香港作為一個高度開放的小型經濟體,既受惠於中國發展,亦難免受歐美經濟疲弱拖累,前景難料。
由於先進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表現背道而馳,所以二十國集團(G20)峰會與亞太經合組織(APEC)只能各說各話,根本不可能達成具體成果。尤其是美國不負責任地推出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無異為全球經濟亂上添亂,隨着美元轉弱,全球商品價格上升,香港首當其衝,不僅泡沫危機日甚一日,通脹率亦必將進一步攀升,港府預測全年通脹率百分之二點五,顯然不能反映真實情況。
很明顯,香港的經濟增長只是由熱錢催谷而起的一陣虛火,表面風光,實則充滿內憂外患。這種建基於泡沫上的增長,正如沙丘上的建築一樣,絕不可能長久,一旦泡沫爆破,香港如何承受隨之而來的打擊?港府又有何措施因應呢?
事實上,對於當前的不利形勢,港府高官並非一無所知。曾蔭權亦承認,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令大量資金湧入新興市場,香港亦處於危險區域,需要特別留意資產泡沫風險。他並聲稱,針對樓市炒風熾熱,政府會在有需要時毫不猶豫地採取進一步打擊投機活動的措施,但他又故作神秘,說由於市場敏感度高,有關措施推出時不會預先通知。
資產泡沫風險不斷上升,港府當然不能袖手旁觀,然而,當局揚言在不預先通知下推出壓抑樓市措施,恐怕又是言過其實。現時樓價居高不下,早已脫離一般市民的購買力,就算中產人士也只能望樓興嘆,難道這還不算是泡沫風險嗎?難道這還不足以引起當局重視嗎?難道現在還不值得當局出手嗎?
古人說,與其求療於有病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治療疾病如此,防範資產泡沫亦是同樣的道理,既然港府知道炒風熾熱,泡沫風險上升,頻頻呼籲市民「量力而為」,為何不能防患未然,攝養於無疾之先,及早推出因應措施,防止過多熱錢流入,將泡沫風險消滅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