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獨家踢爆多個非專用石油氣加氣站前日搶先在全港的士加價前大幅調高氣價,爆發的士業界怨聲載道,大幅加價兩成的蜆殼公司成為眾矢之的,在批評聲中決定讓步,昨即時調低其中四個加氣站的氣價,每公升減價兩角至三角不等,但實際加幅仍達一成八。雖然油商指今次是因應國際氣價飆升而加價,但立法會議員及的士、小巴業界對氣價狂升仍感不滿,敦促港府盡快推行燃氣附加費,並透過訂立競爭法打擊反競爭行為。

觀塘偉樂街的專用加氣站外出現「入平氣」的士長龍。

蜆殼位於將軍澳寶康路的非專用加氣站氣價,昨突將氣價從六元多一公升減回五元九角九仙。

專用氣站的氣價較便宜,大批司機前往入氣。

司機吐苦水
溫先生:「氣價係咁加,車租又加,搵埋都係打個和,得個做字!呢個氣站(觀塘偉樂街)始終係大站,比其他方便同平啲,深水埗交更都專登嚟加氣。」

張先生:「真係好唔明點解專用同非專用石油氣站嘅氣價加幅可以相差咁遠!就算有錢賺,都畀晒油公司同車主啦,分分鐘仲要倒貼。」

陳先生:「依家的士司機好難做啦!自從加氣價後,一更最少要畀多三十幾蚊,就算遲啲加起錶價,做埋都畀油公司食埋喇。」
全港十二個專用及五十個非專用石油氣加氣站近日先後調高氣價,前者每公升只加二角六仙至二角七,反觀不受價格規管的非專用氣站,大部分每公升加價四角至一元二角不等,兩種氣站的加幅最多相差逾三倍半。不少的士業界質疑,本月八日起錶加價兩元,新收費未落袋已被油商「全部食晒」。
在各油公司中以蜆殼加幅最為驚人,將軍澳、九龍灣及機場等非專用氣站前日每公升加價一元二角,由每公升約五元飆升至超過六元。蜆殼解釋,受國際石油氣價格影響,且來貨價、入貨時間及營運模式與其他公司不同,故此有不同價格。蜆殼又指,昨已調低其中四個氣站的氣價,九龍灣兩個氣站每公升調低三角、將軍澳的氣站每公升調低兩角半、馬鞍山的氣站則調低兩角,但氣價仍比上月高出一成八,而其他氣站的氣價則沒有調整。
促落實燃氣附加費
埃克森美孚及中石化非專用石油氣站前日分別每公升加價約六角及四角,兩公司均指,本月的國際氣價升幅達三成而需調價,但加幅已屬溫和,而專用石油氣價格僅反映前一個月的國際氣價,故下月的氣價才能反映本月實況。
多個專用氣站昨出現「入平氣」長龍,其中觀塘偉樂街專用氣站,昨午三時許持續有七十至八十部的士排隊入氣,馬鞍山恒耀街的專用氣站亦大排長龍,有司機指排隊時間比平日起碼多十五分鐘。
的士小巴權益關注大聯盟發言人黎銘洪表示,即使國際氣價上升,油公司不應「一步登天」大幅加價,令業界難以承擔。港府應盡快落實的士燃氣附加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