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本報訊】港大微生物學系成功拆解新沙士病毒導致腎衰竭,有賴校長馬斐森的幫忙。該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透露,今次研究需要不同類型的腎細胞腺做實驗,校長為首位科學家培植腎的足細胞腺,為今次研究向其英國研究團隊借用細胞腺。此細胞腺為腎臟重要的細胞,有助過濾毒素等物質。

    親自教路助研究

    馬斐森為腎科專家,專門研究足細胞病變。他電郵回覆本報稱,樂意參與微生物學系實驗。他出任港大校長後曾與袁教授討論新沙士病毒對腎臟的影響,袁教授亦展示一些實驗成果,雙方決定聯合研究。

    袁國勇透露,今次研究要了解新沙士病毒能否感染不同類型的人類腎細胞,但港大並無儲存這麼多細胞腺,幸好校長借出其英國團隊的細胞腺,研究才能得以繼續。他稱,校長亦教路如何培植足細胞,及用甚麼生物標記來識別足細胞腺,以了解細胞變化。

    足細胞存在於腎臟的腎小球,是腎小球微絲血管最外一層細胞。足細胞有腳(又稱為蒂),它們圍繞着微絲血管,猶如過濾器,避免好的東西被帶走,維持腎臟正常的功能。當足細胞被破壞,腎功能出現異常,導致腎衰竭、水腫。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