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愛老的道理人人都識,能否做到又是另一回事。記得港鐵站曾貼出一張宣傳海報,由初生嬰兒與老人照片拼合而成,詰問:來時萬千寵愛在一身,去時能否得到同等關愛?小生每次見到,心裏總有戚戚然的感覺。

中國人一向推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面看來,尊老的重要性猶在愛幼之前,卻難掩骨子裏重幼輕老的稟性。當年廣州大同酒家有副對聯:「大包易賣,大錢難撈,針鼻削鐵,只向微中取利;同父來少,同子來多,簷前滴水,幾曾見過倒流」,一句「幾曾倒流」,將華夏兒女問得啞口無言。

社會氛圍影響下,有時老人家也會作賤自己。湖南崆峒村近年頻生老人自殺事件,吸引記者前往查探,結果發現,原來村內老人大都認同自殺是理智決定,因為這樣可以不拖累子女。最典型的是六十七歲的莫老太,因為患病不能下田耕作,天天都在埋怨自己為何不死,日日都在思考如何自殺。

演化心理學認為重幼輕老是正常現象,因所有動物生存的終極目的都是繁衍後代。小生想說的是,人類之所以異於禽獸,成為「萬物之靈」,正因人性比獸性更高一層。最起碼,若中國政府多點人性、少點獸性,把那些胡亂揮霍的冤枉錢拿來改善長者及醫療福利,老人家怎也不至於絕望尋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