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
  • 早前千呼萬喚,香港政府終於根據相對貧窮概念,訂立貧窮線,為社會提供一個協助低收入家庭的指標,但是發布當日,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卻表示相對貧窮問題無法解決。其實要解決此問題並非難事,不離兩大方向,要麼「限富」──向高收入人士或大企業徵收累進稅,要麼「扶貧」──補貼低收入人士。

    港府庫房充盈,根據安永會計師事務所預計,二○一三至一四年度本港財政盈餘將達一百二十億元,累積財政儲備將達到七千四百五十九億元的新高。根本不需要向富人開刀,也絕對有充足條件,推行任何形式的扶貧計劃,但每年財政司司長公布財政預算,坐擁巨額儲備,卻坐視民生苦困,激起民憤,最終總是年年行禮如儀,籠絡中產的退稅及差餉了事,只有在一一年因為街頭及議會抗爭,才心不甘情不願的每人派錢六千元,令基層直接受惠。

    制訂全民退休保障計劃,以及大量興建公屋,是扶貧基本要求。全民退休保障則可以解決部分老人貧窮問題,長者生活無憂之餘,供養者亦能舒一口氣;基層能夠入住公屋,卸下大部分租金的重擔,可節省開支改善生活。

    奈何現屆政府打着扶貧之名上台執政,之後對全民退保的福利政策葉公好龍,一如前兩任特首,又不願在閒置官地興建公屋,反去動郊野公園的主意,自編自導自演「盲搶地」鬧劇,營造土地不足的假象,延續高地價政策,港共政權既虛偽又一毛不拔,基層脫貧遙遙無期!

    黃毓民 立法會議員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