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開通首周,市況奇淡,一地眼鏡。專家預測、股民憧憬的「旺市」沒有出現,成交反而一路走淡。南北向投資額度使用持續萎縮,其中港股通額度,更可以「慘不忍睹」形容,有外資大行甚至撤回對部分滬港通概念股的樂觀策略建議。

「專家之言」見仁見智,往往有利益考慮,通車前唱好不足為奇。筆者並非財金專才,手上亦無「鑊鏟」,只能以民間智慧,從旁觀者角度,實事求是地看滬港通遇「冷鋒」的現象。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投資者入市,升值潛力是主要考量之一,即使未能即時獲利,也不希望上下大幅波動,更不欲掉頭插水。本港股市早已有高處不勝寒之感,摸頂入市無疑是投資大忌。除技術因素外,內地人對港股望而卻步,最關鍵的考量是,香港已不再馨香,除了經濟規模不斷萎縮,金融航運中心地位也岌岌可危。本來大勢已去,曠日持久的佔領運動再踩多兩腳,坐上這條沉船,隨時血本無歸。

人算不如天算,港府財金官員設計滬港通「宏圖」,原意是北水南調,吸引內地資金投資港股,豈料香港沉淪速度遠超乎想像,未抽同胞水,自己先失血,這隻生金蛋的鵝,已經淪為甩毛病鵝,回天乏術。

自作孽,不可活,滬港通大熱倒灶,給香港敲響了警鐘,甚至是喪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