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
  • 香港人如何看待中共,往往取決於他們對中國大陸經濟強弱的評估。一九九二年鄧小平「南巡」之後,經濟開放重上軌道,國內生產總值年年錄得雙位數百分比增長。前特首董建華在一九九七年起多次說:「香港好,中國好;中國好,香港更好。」當時有不少港人真心相信。

    其後十多年的中國經濟增長,甚至有超趕美國之勢,中共的權勢達至頂峰;同時港人自認「中國人」的比重處於最高點,不少人更因此「理直氣壯」地親共。

    直至今天,中共及其在香港的代理人,不論是推銷中共國務院題為《「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的《白皮書》,還是中共人大常委會為特首提名門檻「落閘」的「八三一」決議,仍然使用「東風壓倒西風」的論調。

    可是,近年中國經濟增長勢頭有變,連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十一月九日於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發表演說,也稱中國經濟的「新常態」,包括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間接承認增長放慢。

    十年多以來,關於中港間的經貿新政策,往往會被裝扮成「惠港措施」。然而,「滬港通」於十一月十七日開通,事前連一些知名財經評論員也大吹淡風,稱這是有利中國大陸多於香港。結果截至二十日,恒生指數連續四天累跌七百多點。與二○○七年傳出「港股直通車」將至,令恒指炒上至近三萬二千點的歷史高位,有如天壤之別!

    中國大陸經濟放緩,有機會改變港人的政治取態,不久將來或會出現真正的「民意逆轉」!

    黃毓民 立法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