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教授強世功是新一代三大「護法」之一,他非議香港很多學者天天在報紙上寫專欄,滿足於做媒體評論員,在學校又把課堂變成政治表演,把自己墮落成街頭政治家,將下一代毀了,不明白大學應該遠離政治。可同樣是強世功,他又批評香港主流知識界不去研究中國的變化,也不去研究中港關係應該怎樣前行,以致研究中國問題專家以美國最好,新加坡也有幾個,而不是出在香港。

研究中國的變化,研究中港關係怎樣前行,不就是政治嗎?這樣說,大學又怎能遠離政治?不過,前言不對後語並不表示強世功笨,他不笨,而且對香港政情很敏感。從雨傘運動開始迄今,學生要求的只是真普選,從沒在運動中公開宣示怎樣看中國的變化,或中港關係應怎樣前行,但強世功已感覺到,現在的學生只關注本土,思想退縮到「城邦」之內,要求的只是「中央不要管我」。

對學生這種思潮具最大影響力的,都是來自美國或德國大學的學者,包括芝加哥大學的吳叡人、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孔誥烽、哥廷根大學的陳雲,還應包括中文大學的徐承恩。這些學者都是香港本土思潮倡導者,是學生追隨的對象。當然,學生心目中的「最好」和強教授的「最好」,相信是不一樣,甚至是相反的。這些學者傳播理念的途徑多藉互聯網,少用專欄,如果用,也隨即被貼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