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問題導致俄羅斯與西方關係急速惡化,今年八月初,克宮反擊有份參與制裁俄國的西方國家,禁止它們的食品進入俄國,為期一年。

歐盟數據顯示,俄國本土消耗的食品三成五從海外進口,當中一成來自歐盟,大部分為預製食品。莫斯科民眾生活水平不斷上升,中產無法購得高質西方進口食品,靠做富人生意的店舖叫苦連天。

俄商家攜資金外逃

俄國地大物博,惟有些食品是俄國獨欠。相比起以鮮奶生產優質芝士的西歐小型酪農,經歷過共產集體化時代的俄國,幾乎只剩用奶粉在工廠大規模生產的下價芝士。法國被列入制裁之列,進口大量法國生蠔和乳製品的俄國超市急覓其他貨源。問題是,供應商即使找到質量相若的貨品,奈何重整運輸流程需時,無可避免推高成本,加上俄國盧布兌美元急貶,改買本土、南美和亞洲進口食品的俄國消費者,或有「付出更高價反得更低質貨品」的遭遇。

俄國反制裁行動有助振興國內食品生產、強化自給自足能力,會否是俄國官方自我安慰的一種說辭?無論如何,歐美貴價食品僅俄國富裕人家才負擔得起,俄國總統普京能確保基本糧食供應充裕,不難贏得廣大民眾體諒。教克宮更感擔憂的,相信是俄國商家出走問題。在華府強力施壓下,歐盟對俄制裁持續升級,歐俄經貿關係面臨大倒退,俄國商家為求自保,攜資金外逃不足為奇。

俄羅斯最大銀行、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掌舵人格列夫十月初警告,商人申請成立新公司的宗數明顯減少,有關外遷的服務目前最受歡迎。格列夫曾任俄國財長,對普京忠心耿耿,在普京大派定心丸之時,他走出來敲響警鐘,事態似乎非比尋常。

在普京強勢統治下,俄國前首富霍多爾科夫斯基鋃鐺入獄,不干涉政治成為俄國商界明哲保身的金科玉律。如今,普京因華府咄咄相逼不得不採取反制行動,那些聚焦歐美市場的俄國商人,在克宮與西方明爭暗鬥愈演愈烈之際,不得不重新評估留守俄國之風險。

俄國一直備受人才外流問題困擾,西方坐收漁利,若連該國商界也用腳向普京投不信任票,紛紛投向西方懷抱,俄國重新崛起之路料更難行。華府拉歐盟就烏克蘭問題不斷舞劍,普京既不能坐以待斃,又怕反制起來傷人也傷己,暴露軟肋於敵前,確有本難唸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