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少時懶惰抄功課相信不少讀者都試過,但隨着現代科技發展,連抄功課渠道亦出現突破,恐怕老師也防不勝防。解題手機App及網站最近風靡內地校園,學生只需將課題拍下上傳,數分鐘內即有高手給出答案。不過高手解題並非完全免費,會按解答者級數及詳盡程度,以虛擬貨幣交易。內地傳媒發現,幕後營運商很多都非教育行業出身,只想在龐大潛力的學生市場上分一杯羹。

有解題老師會詳解數式或問題。

內地湧現各式解題手機App 。(互聯網圖片)

有App以拍照解題模式運作。(互聯網圖片)
針對內地手機湧現各式解題App,《北京青年報》調查發現,這類被學生稱為解題神器的App,以解答中小學各科題目為主,個別解題神器下載次數更已破百萬。該報記者隨機下載五款解題神器,每款都標榜可以解答由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各科題目,有運營商標榜「涵蓋一百萬道題目,一百個老師在線回答」。
拍照語音上傳均可
各款解題神器使用上都極其便捷,除打字輸入試題外,更可以通過拍照,甚至語音形式上傳。一旦有了答案,解題App會作出即時通知。而在解題神器的網頁版上,幾乎每分鐘都有新題目上傳。此外,App可自行作試題配對,由資料庫中找出之前曾被上傳試題的最佳答案。
營運商多非教育界
不過,解題神器並非完全免費,發問者需要用「懸賞金」之類虛擬貨幣交易,其中有解題神器就以六元人民幣兌換六十個「懸賞金」。而答題者共分兩類,一類是由學生間互助解答,費用全免,但答案質素難以保證,解題步驟亦都欠奉;另一類則由在線教師逐步答題,不過就要申請付費帳號,並先充值一定金額,再以扣除存款方式買答案。
該報調查發現,解題神器幕後運營商背景各異,大都非教育行業出身,部分出自大型互聯網公司,亦有由網絡遊戲公司開發。有運營商表明學生雖非主力消費群體,但考慮到家長對孩子教育的大成本投入,認為學生市場大有可為。個別運營商表示目前靠「懸賞金」營利,但會在學生客戶群穩定後,引入廣告等加強收益。
其中一間在廣州的運營商表示,聘有專業老師作解答團隊,部分更是廣州現職教師,並重申開發解題App是為幫助學生解題,但對於外界質疑App或淪為學生的抄功課神器,負責人稱:「會達到甚麼使用效果,還是要看學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