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專案組報道】為了應付病人需要,醫管局近年大力推行日間手術服務,標榜可加快手術輪候時間。惟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市民最終成為受苦一群。有小腸氣患者因病情緊急,未能苦等兩年做手術,惟有到深圳求醫。有高血壓病人在切除息肉後血壓飆升,卻疑因未有得到適當治療,終致中風身亡。立法會議員直指,日間手術服務如其他手術般同受制於醫療資源,故此單設日間手術對整體醫療服務短缺也是於事無補。

    一個小手術要等兩年,令李先生感到「一肚火」。

    林女士的女兒懷疑醫生治療失當,令媽媽中風去世。

    為紓緩公立醫院床位逼爆問題,政府推行日間手術服務。

    從事運輸業的李先生因小腸氣而導致小腸突出,常感到腹部隱隱作痛。去年十一月,李到東區醫院求診,當時醫生亦認為他要盡快開刀,惟手術卻排期至一五年十一月十六日,足足要苦等兩年。兜兜轉轉下,李委託朋友在深圳找醫生做手術。

    除了輪候時間長,日間手術更令病人無人理。五十歲的林女士患有高血壓,去年十月九日在瑪嘉烈醫院進行會陰小結切除手術。其女兒表示,母親手術後血壓升至上壓二百多,惟醫生讓她即日出院,最終因無家人接她出院才留院一晚,當晚其母只獲處方降血壓藥。翌日出院後,林在家暈倒昏迷,送院後證實因腦出血而中風,在個多月後不幸離世。

    倡增人手設施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病人權益幹事彭鴻昌認為,日間手術服務供不應求問題需要解決,如增加人手及設施,並考慮資助公私營醫院合作等。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指,日間手術服務亦如其他手術般受制於醫療資源,因而單設日間手術對整體醫療服務短缺亦於事無補。

    醫管局豁下有十七所醫院提供日間手術服務,醫生會按照個別病人的臨床情況及手術的迫切性去決定輪候時間。而就林的個案,醫管局指病人經醫生處方一劑降血壓藥後已轉穩定及正常,而因林當時正接受私家醫生處方的降血壓藥,故醫院醫生認為不需要再額外處方。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