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放緩有被動與主動之分,前者是欲振乏力,迫於無奈;後者是有心為之,適度而行,一切在可控範圍內,旨在鞏固基礎,徐圖後進。中國目前的情況明顯是屬於後者,但人們偏愛將它定性為前面的一類。有部分人是出於無知,有部分人是有意,一樣米養百樣人,筆者沒興趣逐一探討他們目的何在,總之據事實、講道理,因為我只對真相有興趣。

去年,總書記習近平和總理李克強都曾公開表示,讓中國經濟增長減速是中央的國策,這是收放自如的表現。中國內地的人與事固然不是樣樣可信,但亦非事事俱不可信。最高領導人已告訴你經濟是在「軟着陸」,你卻硬要誣指它是「硬着陸」,若非居心叵測,便是見事不明。人說的話還可以是假,但事實是不會騙人的,當我見到中央不必減息、不必減銀行存款準備金、不必在壓抑樓房價格的措施上「減辣」,身邊尚餘十張、八張利刀可以蓄而不發,我就知道領導人講的是真話。

人們也常說黎智英旗下的壹傳媒出現財政危機,對此我則深信不疑。因為眼見他名下的《爽報》要關門大吉、該公司員工的薪酬增幅又低於同業,加上現正計劃裁員二百人,事實勝於雄辯,不由我不信。故此判斷問題是要聽其言、觀其行,兩相參照,便可保無虞。

近年內地通脹升幅過快,中港兩地一衣帶水,也帶動了本地物價拾級而上,不少港人躬受親嘗,早已有切膚感覺。內地讓經濟增速放緩,主因正是要平抑物價。結果成功了,四月份的消費物價指數同比只升百分之一點八,升幅之微,讓人驚喜。目前經濟增長百分之七點四,物價增一點八,這正是最健康的經濟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