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識教育中的政治題考起不少考生。今年通識科卷二,其中一題要求考生分析港人參與國家重大事件的因素,從而提高國民身份認同的另類「國民教育」題目,《考試報告》揭示部分考生誤解題目,只集中引用本港時事,如引述光復上水、雙非嬰兒、限奶令等中港矛盾事件,得分偏低。
第二屆中學文憑考試通識科,考生普遍出現死記硬背通病。《考試報告》指出,卷二延伸回應題,部分考生只嘗試簡單背誦概念、定義,作答時未有清楚分析議題及了解問題重點;有部分考生不論題型,一律使用特定作答框架,堆砌段落作答,忽略多角度思考。
死記硬背 不懂分析
通識試題有題目要求考生解釋是否認為立法會「拉布」會損害市民利益,只有少數考生從公眾利益角度出發,大多將討論集中於權力制衡及有效管治之間,顯示運用相關能力較弱。另有題目要求考生分析港人參與國家重大事件的因素,有考生竟以「光復上水」及內地遊客在港鐵的無理表現作答,並判斷這些內地人行為激起港人情緒等,結果因誤解題目要求而得分偏低。
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許承恩分析,指情況反映考生背誦不懂變通,錯將中港矛盾等社會熱話當國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