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美國癌症協會指出每年有九萬宗癌症死亡個案與肥胖有關,而我們經常接觸的汽水含有不少糖分,是致肥飲料之一,故此新加坡已經不容許學校售賣汽水,美國雖沒有立例禁止,但有關當局已經作出建議,希望學校小食部售賣含糖量較低及小包裝的汽水,甚至連汽水宣傳廣告也不要在學校出現,避免兒童及青少年在成長過程接觸過多糖分,影響健康。

    有外國研究指出,當飲用汽水時,糖分會迅速被腸胃吸收,令血糖急升,刺激胰臟分泌大量胰島素以控制血糖,但與此同時血液內的「類胰島素生長因子」也隨着胰島素上升而增加,而這生長因子可刺激癌細胞生長。此外,長期血糖過高會令身體出現胰島素阻抗性(insulin resistance),即是身體對胰島素敏感度下降,這不僅會造成糖尿病,也與胰臟腫瘤有密切關係。

    一項由六萬多名新加坡華人參與的研究也發現,如果每星期飲用汽水多於兩次,患上胰臟癌的機會比常人高出約85%,而這群組中吸煙也只提高患上胰臟癌機會45%,說明經常飲汽水會增加患上胰臟癌的機會。

    儘管是次研究,再加上以往的調查同時顯示常飲汽水與胰臟癌的關係,但很多人認為現時的研究數據尚未能足夠支持上述的論點。回顧過往歷史,要在嚴謹統計學上確實肯定某項生活習慣或物質與癌症有關,是需要大量研究,即使吸煙是一個強烈的致癌因素,當年也經過長時間和大量研究才能確證其致癌關係。而飲用汽水只是日常生活其中一個攝取糖分的方法,其他高糖分的食物也會引致胰臟癌,容易模糊了調查焦點,增加確立飲用汽水與胰臟癌關係的困難。儘管如此,繼續毫無節制飲用汽水,還會提高患上新陳代謝綜合症的機會,即肥胖、血糖過高、心臟病等,故此還是少喝為妙。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臨床腫瘤科專科岑信棠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