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表示,公屋是助貧窮家庭脫貧的主要途徑,政府未來「要加速起多啲公屋」,解決劏房戶租金高昂及住屋環境惡劣問題。他又指,當局發表的《二○一二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未反映推行長者生活津貼後的情況,當局會進一步檢視「長津效應」,釐定長者扶貧政策。

張建宗(右)表示,入住公屋是助貧窮家庭脫貧的主要途徑,要加速建公屋。

張建宗昨於《城市論壇》上多次重申,單計算住戶入息情況的貧窮線有局限,故推行政策時進行資產審查是有需要的,又指本港不會實行福利主義。他認同,公屋是主要脫貧途徑,要加速建公屋,不過現金津助非單一解決方法,需透過鼓勵基層市民就業及自力更新等措施,加強貧窮人士向上流動。由於已有近四十萬名長者受惠於長津計劃,當局會進一步檢視「長津效應」,以釐定長者扶貧政策。

重建後租金升被迫遷

扶貧委員會成員蔡海偉關注,貧窮報告中被標籤為「貧窮區」的地區,當市區重建後,租金上升,擔心低收入市民無力負擔高昂租金,被迫遷往其他地區居住。他建議,當局在重建項目中包括興建公屋,而非只建私人樓宇。政府訂出貧窮線後,應在《施政報告》中訂出針對性扶貧政策。扶委會轄下社會參與專責小組將推出「明日之星」計劃,小組主席黃友嘉指,至今已聯絡十多個商會,為成績一般的基層學生提供獎學金、參觀活動及輔導服務,協助青年向上流動,避免他們跌入貧窮線。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