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京港戲曲文化交流暨社區推廣計劃在香港舉辦。中國戲曲學院畢業班學生帶來了獨具特色的實驗戲曲《秀才與劊子手》,好評如潮。

上世紀二十到四十年代,粵劇非常鼎盛,是香港的深度記憶,一度成為香港電影最受歡迎的題材。走過鼎盛,粵劇來到十字路口:在這個快節奏、物欲橫流的香港,如何生存並傳承下去?是堅守本色還是勇敢創新?

同很多戲曲一樣,粵劇面臨青黃不接、後繼無人的窘境,愈來愈少年輕人願意觀看粵劇,投身到粵劇表演中去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偌大的香港竟無一所專門的粵劇學院,不禁擔憂,沒了新鮮血液注入的粵劇該何去何從?

筆者從一個青年人的角度,給出一些建議與思考。第一,只有追根溯源,在保留粵劇本身最精華特點的同時,摒棄已經陳腐而不符合現今大眾審美口味的部分,大膽創新,既保留經典曲目,又添加青年人感興趣的劇情,貼近生活的橋段。第二,開設專門的粵劇學院,設定獎勵機制,鼓勵表彰粵劇傑出貢獻者,加強對粵劇表演的財政支持。

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定不能長久,只有不斷注入青年人的源頭活水,大膽接納青年人的創新思維,粵劇才能發揚光大。沒有系統的學習訓練以及固定的資金與訓練場所,又哪來文化傳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