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火棚屋烈燄濃煙直沖半空。(飛行服務隊提供)

大澳漁村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建在河道兩旁的棚屋是香港獨特景觀,每年吸引大批中外遊客。惟棚屋戶戶相連,部分通道穿越各屋的客廳或廚房,加上仍使用罐裝石油氣,一旦遇火警容易引起「火燒連環屋」。十三年前一場四級大火,居民力數消防「五宗罪」。有區議員指,大澳的消防設施嚴重不足,街喉水壓有問題,批評當局沒有吸取十三年前四級火的教訓。有居民則形容,上周消防演習時水力強勁,昨日在小艇上開喉射水卻如「細路仔玩水槍」,促當局在大澳增加消防設施,以免大澳特色建築再被大火吞噬。

起火棚屋烈燄濃煙直沖半空。(飛行服務隊提供)

棚屋陷火海,並數度傳出爆炸聲。(黃福根區議員提供)

遭烈火吞噬後的棚屋宛如廢墟。

消防員於橫渡橋開喉撲救。

災民睹家園被毀,掩面飲泣。

村民目睹猛火逼近,仍不離開。(讀者提供)

有關方面設協調中心協助災民及救火。

大澳棚屋大火時序

十三年前四級火後,有居民投訴消防「五宗罪」,包括消防喉嘴與街喉不符及水壓不足。不過,大澳居民張先生昨稱,上周消防處曾經進行大型演習,當時水力強勁,但昨日「嚟真」時卻無水,「點解會咁粗疏?」

水龍頭老化穿窿

張先生又批評,政府並無吸取十三年前四級火的慘痛經驗,大澳的消防設施仍然不足,「就算有街喉都無水!」有本地旅客目睹火警時火場傳出多次爆炸聲,攻出大量黑煙,消防員在艇上射水救火,卻未能射出水柱,「好似細路仔玩水槍咁!」令居民心急如焚,後來消防員到十五分鐘路程外的消防水龍頭駁喉取水,又疑因消防龍頭老化穿窿,水不斷從小孔內噴出,最後再更換另一條喉才能射水救火。

居民自發助救火

火警期間,有街坊見消防員往返駁喉疲於奔命,一度建議代為用單車運送裝備,多名居民自發拿出水泵從水道取水救火,一名在起火棚屋附近的駿義龍舟會工作的居民,亦幫忙用滅火筒救火。區議員黃福根稱,二千年發生的四級大火後,不少居民關心大澳的消防設施,他曾在區議會提出,要求在區內加裝消防喉轆,稍後亦會就今次火警再提出改善方案。根據一一年人口普查,大澳四十歲以上人口約千六人,假如有嚴重火警發生,這些年老長者逃生有困難,隨時危及性命。

消防處職工總會副主席謝守龍稱,各區人手是依據各區人口密度分配,故偏遠或人口密度低的地方,人手相對較少,「但一旦有大火,會調派水警輪、滅火輪或者消防車入去幫手。」即率先到場的人員要「等救兵」,他補充,在假期或者特別日子,局方會調派人手加強戒備。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