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日前屯門望后石污水廠設施出現罕見故障,大量污水流入泳灘,事件中渠務署被指無即時通報,害慘泳客要游污水。事件是否反映政府監管不力?政府在未來應如何改善污水處理的政策?

    顧問老師:Johnny Chow

    Q:今次事件上,廠方被指通報遲緩,令市民毫不知情地「游污水」,反映政府出了甚麼問題?

    A:政府的指引有欠清晰,甚至可能沒有指明通報的期限,監管上相當鬆散。廠方亦可能未必熟悉通報的程序,以及面對緊急情況時應該如何處理。

    Q:政府在未來應如何改善污水處理的政策?

    A:政府該訂出清楚且公開的監管指引,更要讓市民得悉指引內容。另外亦應定期檢討相關政策,政府或可能欠缺此方面的資料,可考慮資深業界。

    延伸思考

    1.污水處理有何重要?香港在這方面的配套足夠嗎?

    A:就以此事為例,污水處理不當其實會令香港的國際形象受損。另外,污染物排出,亦會影響公共?生,甚至散播傳染病。在香港,污水處理廠其實有限,而且除此之外再無後備的處理方法,配套頗為不足。

    2.涉事污水廠被指是天價污水廠,惟仍出現問題,是否反映政府有浪費資源之嫌?

    A:「天價」的背後原因是供求。因為香港對此方面需求極大,所以承建商便可以開天索價。另一方面,政府亦明顯欠缺長遠計畫,在落實政策前似未有足夠準備。

    3.香港人對污水的概念和意識是否不足?

    A:市民對於污水的來源該有相當了解,但或許會不清楚污水外流的影響和污水廠的運作。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答案請瀏覽網上專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顧問老師:Johnny Chow

    昔日文章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