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本報訊】無情火令五口家一夜間家破人亡,亦為市民的火警應變能力敲響警鐘。有防火專家提醒市民,一旦家居發生火警,首先緊記保持鎮定,「第一件事係疏散及逃生」,若有機會離開,任何情況都不應留在單位內,否則火勢一旦蔓延,更難逃到安全位置,並在全部人都安全的情況下才可嘗試控制火勢。

    使用消防喉「四部曲」
    1.打爛警鐘玻璃
    2.開啟消防喉轆來水掣
    3.將封住喉嘴的玻璃打爛並拉出膠喉
    4.扭開喉嘴掣射水

    市民每天邁出家門都能見到的消防喉轆,一旦用到時,是否能正確使用?其實消防喉正確用法有「四部曲」:打爛警鐘玻璃、扭開來水掣、打爛喉嘴玻璃並取出喉嘴,最後打開喉嘴掣,就可射水救火。消防處網頁有介紹消防喉轆的正確使用方法,市民應選擇最近火場而位置安全的消防喉轆,打爛火警鐘玻璃,從而令大廈火警鐘響起、同時啟動大廈的消防泵,之後就要開盡輸水管來水掣、打爛封住消防喉喉嘴的玻璃,然後開喉嘴掣射水,而水應射向火源底部,但如果火勢或煙太大,就應考慮自身安全盡快逃生、交由消防人員救火。

    油電火源忌用水救

    至於家居發生火警時怎樣做才最合適?消防主任協會主席麥錦輝指:「第一件事係疏散逃生、遠離危險,並且通知鄰居有危險」,同時應盡快啟動大廈警鐘及報警召喚消防到場,且只應在確保所有人安全下,才視乎情況嘗試控制現場火勢。

    香港一般家庭的家居面積不大,火勢擴大之前離開單位才是上策,必要時可用枕頭等家居物品「擋一擋」身體重要部分,不應留在房內,否則火勢一旦蔓延將會被困,加上如在正門位置向單位內的火源射水,造成的煙與熱便會向單位內及窗外走,有機會令房間環境更惡劣。

    消防喉是以水救火,但水不適用於所有火警,例如由電力引起的火源,若起火位置仍漏電,直接射水,持喉者有機會觸電,並增大漏電面積;另一種家居火警例子是由滾油引起的油火,麥指出,向起火滾油射水,高熱會引致大量蒸氣,甚至有機會令滾油連同火種向四周濺出、反令火勢擴大。

    奪命火發生後,消防於昨下午三時許,派出一隊四人消防安全人員,到肇事屋邨向邨內小童及長者等派發傳單,提升居民防火及應變意識。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