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各大黨派傾向五大地方選區劃界不變應萬變,但一日未正式敲定,這個不確定因素影響各大黨派選舉部署,特別是建制派的協調工作,基本上每區都貫徹「敵不動,我不動」的原則,其中目前又以新界東的內在外在變數最多,分分鐘差之毫釐,謬之千里。
新界東的變數,內在原因是上屆立法會選舉的失利。還記得建制派於一二年立法會地區直選,各黨派於五大選區的表現基本上達到預期,其中新界西更意外於九席中,破天荒取得五席,白鴿黨意外於該區全軍覆沒;唯一較令人失望的是新界東,合共九席只取得三席,比預期少一席,建制派矢志於二○一六年取回四席,不過不計泛民部署,建制派內部已經「亂過亂世佳人」。
首先是建制兩大政黨政團,民建聯如無意外派出兩張名單參選,工聯會鄧家彪扎根新東已是政圈公開秘密,至於自由黨和新民黨,前者有傳正游說廠商會林大輝接棒,消息指該黨和林大輝基本理念無大分歧,關鍵是評估選舉劃界對勝算的影響,後者也事先張揚會派人出戰,分別只在於具知名度人士,或是區內地膽披甲上陣。
由此觀之,單是建制派至少有五張名單參戰,還未計算可能出現的飛來蜢,或屢敗屢戰的政界中人,加上上次選舉經驗顯示,競選連任的票源會不斷「被瓜分」,對於建制派大黨陳克勤等人來說,在力保原有得票外開拓新票源,確是要有憂患意識。
反觀新界西方面,消息指建制派內部明知上屆取得五席是「可一不可再」,其中建制大黨雖上次大獲全勝連取三席,至今仍就下屆應該派兩張名單還是三張名單爭持不下,同時牽動上屆選舉才初次取得議席的新民黨田北辰,固守原地暫不敢輕舉妄動。
講到底,大型選舉講選舉策略和部署,隨着建制派各大政團自立門戶,要完美協調人選參選,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務,如何能從中取得最大公約數,考驗有心人的研判。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