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少菜的飲食習慣增加患大腸癌風險,本港一○年有四千四百宗新症,當中百分之二十二屬第四期。有醫生指出,晚期患者癌細胞已擴散,難以手術清除腫瘤,需靠標靶藥及化療藥治療。有研究指出,使用針對表皮生長因子的標靶藥,患者整體存活期逾二十八個月,對KRAS基因變異者則無效,並要承受副作用。本港公立醫院已引入基因測試,為患者及早診斷,作適當治療。

李女士(右)接受標靶藥及化療後,病情已受控。圖左為陳林。

中文大學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助理教授陳林表示,部分腸癌與KRAS基因有關,近年醫學界為腸癌患者引入基因測試,有助制訂「個人化治療方案」。國際研究顯示,三分之一患者有KRAS基因變異,三分之二無變異,前者對標靶藥無效之餘,更出現皮疹、打冷震等副作用,後者可接受針對腫瘤的表皮生長因子標靶藥。

腹絞痛大便隱血屬徵兆

有國際專家邀請近六百名晚期腸癌患者參加研究,使用針對表皮生長因子標靶藥及化療藥的一組患者,無復發存活期中位數達十個月,整體存活期中位數二十八點七個月;使用抗血管增生標靶藥及化療的患者,兩項存活期分別為十點三個月及二十五個月。

陳林稱,兩類標靶藥均可延長患者壽命,有患者注射表皮生長因子標靶藥後,令腫瘤縮細至適合做切除手術,術後五年存活率有五成。不過,該標靶藥並非所有患者適用,及早做基因測試可處方適合藥物。威爾斯親王醫院兩年前引入免費基因測試,部分費用由藥廠贊助。每年一百五十至一百八十名第四期腸癌患者受惠,其他公院陸續引入服務。

陳林說,腸癌與少吃纖維食物和遺傳有關,常見病徵為腹部絞痛、大便隱血等,五十歲後發病率增加,市民有需要可接受大便隱血或腸鏡檢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