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本屆十八個區議會全由建制派主導,外界原本預期特區政府爭取地區民意將無往而不利,政策推動不愁無人護航,可是兩年下來,特區政府在地區焦頭爛額,建制派全不賣帳,擴建堆填區、改變土地用途增建房屋,以至巴士路線重組計劃,都陷身泥沼。因為地區建制派也要考慮選票,一旦硬撐政府失去選民支持,下屆選舉賠上議席只會自吃苦果,尤其是民生議題不涉政治意識形態考量,地區建制派的自主空間更大。

    當然,民生歸民生,政治歸政治,區議會討論政治議題,平日如何桀驁不馴的地區建制派始終會乖乖歸隊,因為不看特區政府的僧面,也得看阿爺的佛面,早前各個區議會討論佔中議題,結果十八區先後通過反對立場,就是最佳例子。隨着特區政府啟動政改諮詢程序,開打民意爭奪戰,又怎會少得了區議會這個地區民意橋頭堡。兩周之後,政改討論文件將正式在各個區議會登場,由中西區和葵青兩區打頭陣。

    政圈中人指出,特區政府選擇上述兩個區議會開啟政改地區諮詢,顯然不是隨機決定,而是經過縝密考量,一向以來,中西區和葵青基本上都由反對派主導,直至兩年前換屆選舉才改寫了政治版圖,但反對派在這兩個區會的實力仍然不容忽視,一旦討論政改諮詢文件,反對派會否乘勢騎劫會議成為政治表演舞台,猶如立法會翻版,確實存在風險,尤其是政改諮詢工作是由政務司司長林鄭領導的三人組操盤,自然要落區聽民意,將會吸引大批傳媒到場,正是反對派玩大龍鳳的良機,特區政府以中西區和葵青為政改地區諮詢試水溫,正好觀察反對派未來將會出甚麼牌。

    地區流傳地區官員近日已四出收風,打聽反對派準備點玩法,除了例牌的抗議行動,會否學立法會搞拉布拖長會議,到時落區的政改三人組成員變相陪玩,不能提早離場,進退維谷,正中反對派下懷。地區人士坦言,十八個區議會支持特區政府政改立場應無懸念,問題只在於居於弱勢的地區反對派將會如何出招,把政改三人組試水溫變成被滾水照頭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 Apps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