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衞生署提醒,照顧者應多加留意院舍長者的牙齒狀況。(資料圖片)

    衞生署進行第二次全港口腔健康調查發現,五歲學前兒童及六十五歲以上院舍長者較常出現蛀牙。對比○一年全港首次調查的數據發現,在十年間,學前兒童平均蛀牙增至二點三隻;院舍長者平均蛀牙增至三隻。長者平均剩下不夠二十隻牙,未達世衞標準。衞生署提醒,兒童及長者的照顧者有責任留意他們的口腔健康。

    學童應定期檢查牙齒避免蛀牙。

    於一一年五月至一二年二月進行的口腔健康調查,將市民分五個年齡組別評估牙齒狀況,包括五歲學前兒童的乳齒狀況、十二歲學生組別由乳齒換恒齒的階段、三十五至四十四歲成年人組別、六十五至七十四歲非院舍長者,以及六十五歲以上院舍長者。

    80歲前最好剩20隻

    該署將統計結果與○一年數據作對比,結果發現在十年間,五歲學前兒童的乳齒蛀牙次數由平均二點三次,增至二點五次,平均蛀牙由二點一隻增至二點三隻;院舍長者的恒齒蛀牙次數亦由平均二十四點五次增至二十五點九次,由二點六隻蛀牙增至三隻。調查又發現,非院舍長者的無牙情況有改善。

    完全無牙的長者,由○一年佔百分之八點六,減至百分之五點六;剩餘牙齒平均數亦由十七隻增至十九點三隻,但仍未合乎世界衞生組織指定八十歲前剩餘二十隻牙齒的基準。

    衞生署提到,院舍長者缺乏自我照顧能力,有必要為他們設立外展牙科服務。該署由一一年四月推出外展先導計劃至今年九月底,已為五萬六千名長者提供牙科護理服務,包括牙齒檢查及基本治療,有二千三百一十九名長者需進一步牙科診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