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月十七日是中越邊界戰爭爆發三十七周年,當日越南國家主席張晉創首次前往戰爭公墓,悼念陣亡士兵。而在此之前,越南官方從未舉行公開紀念活動,這預示着越南對華政策將在短期內出現突變。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六十萬中國大軍進入越南北部,目的是為了「懲罰」越南推翻柬埔寨紅色高棉政權。中國在當年三月十六日宣布勝利並撤出越南。此後的十年間,中越邊境零星衝突不斷,直到一九九一年,兩國關係才開始走向正常化。一九九○年,越共總書記阮文靈、越南部長會議主席杜梅與中共總書記江澤民、總理李鵬在成都會晤,阮文靈稱:「我們決心糾正過去的錯誤政策,決不忘恩負義,要重新恢復胡志明主席的對華政策,恢復兩黨兩國的傳統友誼。」雙方約定,今後對邊界戰爭採取淡化處理,官方不進行高調宣傳與祭拜活動,以免刺激兩國民間的情緒。

正因為此,中方曾發「禁令」,封殺關於對越戰爭的文學、電影創作,而官方對戰爭陣亡軍人祭拜亦漸低調,甚至攔截對越戰爭老兵們回到中越邊境緬懷犧牲的戰友。而越方也與中方形成默契,官方對那場戰爭諱莫如深,更不用說由國家主席出面祭拜。

中越關係 面臨衝擊

不過,越南一直有諸多民間組織推動祭拜活動,這些民間組織多是由越南自由派組織,其立場一向反華。這種祭拜一直被認為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目的是希望通過祭拜活動向越南當局施壓。沒想到越南官方今次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國家主席張晉創親身參與,這顯示越南已改變堅守了二十多年的政策,開始用邊界戰爭這段歷史做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總理阮晉勇早前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面時,呼籲美國採取「更堅決的措施阻止中國在南海的填海行動」。越南政要接二連三對華發出強硬聲音,折射出越南領導層對華的焦慮感與恐懼感上升,中越關係將面臨新一輪衝擊。

早前越共領導層換屆,親美的阮晉勇雖然出局,但其親信卻成功上位,搶佔了總理、國家主席、國會主席等一系列關鍵位置。中國不少人當時認為穩健派阮富仲留任越共總書記一職,對中越關係是利好,現在看來這純屬一廂情願。越南在阮晉勇及其親信的把持下,今後很可能採取親美遠華的外交戰略。

在越共內部,有「親美亡黨,親華亡國」的說法,即與美國親近,將被美國和平演變,越共垮台;與中國親近,則被中國吞噬,而越共兩大政治派別也在中美兩端游走。不過,對於阮晉勇這些親美派來說,越共即使垮台也無所謂,他可以搖身一變成為越南的葉利欽,成為「民主之父」,照樣在越南政壇呼風喚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