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內地經濟大潮回撤,一大批原本隱藏在潮水之下的龐氏騙局開始露出原形,數以萬計的國人受騙,給社會帶來巨大衝擊。受害者盲目追逐財富罔顧風險固然應承擔責任,但監管部門長期失職甚至助紂為虐,又該當何罪?

內地公安部門近日在全國打擊「e租寶」龐氏騙局,該騙局在一年半內非法吸收資金五百多億元,受害投資人遍布三十一個省市自治區,人數高達九十萬。據報道,e租寶控制人丁寧奢侈揮霍,贈予他人的現金、房產、車輛、奢侈品的價值達十多億元,僅對其中一名下屬,丁寧除了贈送價值一億三千萬元的新加坡別墅、價值一千二百萬元的粉鑽戒指、豪華轎車、名錶等禮物,還先後「獎勵」她五億五千萬元。

e租寶騙局其實很簡單,就是打着「網絡金融」的旗號上線運營,以高額利息為誘餌,虛構融資租賃項目,持續採用借新還舊、自我擔保等方式大量非法吸收公眾資金。按理,但凡有點經濟頭腦的人,對這個騙局都應該一目了然,之所以仍有這麼多人受騙,就是e租寶從一開始就得到不少地方政府的公開祝福,政要們頻頻站台,甚至連中央電視台也大做廣告。正因為此,很多國人對此深信不疑,以為是國家大力支持的互聯網創新項目,殊不知錢財投入之後,如同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復回,有些人更因此家破人亡。

懶政怠政 後知後覺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許多案例表明,官員之所以會為這些龐氏騙局企業站台,根源就是雙方有非同一般的利益關係。有知情人士披露,官員為詐騙企業每站一次台、作一個批示,都會收穫巨大的紅包,甚至有些官員家屬參與其中,以乾股的方式分紅。

這些官員為龐氏騙局企業站台,獲得的是個人的小利,透支的卻是政府的信用,長此以往,政府如何取信於民,又怎麼可能不被百姓唾棄?

據統計,中國網絡貸款平台已超過二千家,累計成交量突破萬億元,當中魚龍混雜。類似e租寶這樣的非法集資往往打着網貸、網絡理財產品之名,短期內大量募集資金,動輒許以百分之十幾甚至更高的收益率,甚至給經辦人員高額提成。事實上,哪裏能找到足以長期支撐這樣收益率的實體經濟項目?這些偽金融創新不僅掏空受害群眾的錢袋子,而且積聚系統性金融風險。

遺憾的是,當局的監管卻遲遲不到位。十部委去年七月公布《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然而相關細則至今仍未出台,據說還在徵求意見。金融市場上已是火燒連營,受害者叫苦連天,但有關部門卻躲進官衙成一統,不管國人疾苦聲。這些後知後覺懶政怠政的官員,應該被問責以謝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