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發展,內地大興土木削山造城,將地方農鄉都變成現代城市,彷彿讓人與大自然間的連繫愈拉愈遠。不過,在貴州省西南部崇山峻嶺之間,卻有個位於海拔一千八百多米高的大洞穴,住有近百名苗族人。作為亞洲現存唯一的穴居部落,這群苗族人依山靠水,過着外人難以理解的清貧生活。

中洞洞廳寬敞,屋與屋之間留有不少空間。(互聯網圖片)

近百名苗族人居住於貴州省西南部山間的巨大溶洞中(箭嘴示)。

不少年輕族人都由洞外迎娶新娘進洞生活。(互聯網圖片)

留守洞內的苗族人,起居作息甚為簡樸。

當局早年為村民鋪設電纜,洞內有燈光照明。

在距離貴州省會貴陽市一百六十一公里的安順紫雲縣水塘鎮,當地格丼(苗語中聖地的意思)河水流出口的上方,有上、中、下三個巨大溶洞,而穴居苗寨就在中洞之內。要到達中洞,必須爬山穿過下洞,再經過兩個多小時長途跋涉,穿過葱郁竹林才可到達。

岩壁作屋頂 定期趕市集

寬敞的中洞洞廳高近十米,面積約兩個足球場大小。由於洞口特別大,陽光從洞前樹木頂端射進,洞內萬物顯得非常明亮。洞的前半部分靠兩邊,一家挨着一家,戶與戶之間用竹籬笆隔開。洞內房子都沒有房頂,因為岩洞已是個天然的大房頂。

據了解,洞內苗人自己紡紗織布、推磨輾穀,每星期只外出一次,遠赴十五公里外的市集,購置油、鹽等生活用品,其餘日子則在洞口種田、放牛或養豬。農閒時,男人們都會圍着篝火,喝着自釀的土酒,女人們則聚在一起,談論生活瑣事。

婚嫁按六禮 喪葬唱古歌

此外,洞內苗人婚嫁都會按照周代的「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六禮,不少新娘都是從外村迎娶,但也有洞內相互通婚的。至於每有苗人過世時,鬼師都會唱着苗族古歌,送他東去回家。世世代代,中洞苗人便在此繁衍生息。

有苗族老人表示,祖輩當初為躲避土匪而被迫藏身下洞,成為穴居部落。由於沒有文字記錄,祖輩從哪朝哪代起居於洞穴,已經無從考證。至上世紀五十年代,當中吳、王、羅、梁四個姓氏的二十戶人家,由祖居逾百年的下洞往上遷徙,搬至中洞,一住就是六十年。

後來治安改善,官員亦曾勸洞中居民搬出去,甚至在不遠的山下修建新房,但只有幾戶人家願意走出洞穴。其餘苗人都認為洞中生活好、冬暖夏涼,洞內苗人淡淡地說:「洞裏頭住慣了!」、「山下房子不牢實。」。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