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香港的未來」為名義而展開的政改,纏鬥至今,已不關真正的民主與港人的福祉,完全淪為兩股政治勢力的爭霸戰。

「普選」一事因此形同嚼蠟。不僅慣於玩弄文字的兩派媒體早已詞窮、螢屏報端翻來覆去得兩句話:「我一定要鬧」、「我不准你鬧」;就連雙方的代言人都已鬥志渙散、萌生退意。

至於普通百姓,成日被各種鼓譟騷擾,更是厭煩焦躁,幾乎人人一邊看新聞,一邊從唇間蹦出一個字,「妖」!惟有兩派背後的主人,意興方濃,各自驅逐棋子,廝殺於香港。香港始終擺脫不了「劫」的命運。

香港成為中西方世界格局中的「劫」,自清朝將香港租予英帝開始。劫,是雙方欲動難動的關鍵所在。正因此,香港一直是革命黨人、戰略物資、鬥爭經費進出國門的要道,是進步思潮繁衍傳播的平台,是失敗政客、落魄文人的避難天堂。

驕縱殘暴如本朝太祖,當年百萬雄師投鞭斷流,卻收韁深圳河,也是因為香港地小而體大,不敢、不能、不願打劫。也因此,香港始終代表着中國最先進的革命思想,保存着民主、自由的火種,維繫着百年來中國每一次政權更替的有生力量。

這就是北京死守「普選」、西方力推「直選」的根本原因。目前看來,北京「應劫」佔得上風,二○一七普選的基本框架不會有根本性的變化。但西方勢力必不甘心就此放棄百年一遇的打劫良機,未來在香港,局部的、更激烈的鬥爭仍將持續。

身處大格局中,香港的命運很多時不是由自己掌握。但是香港之所以被選擇成為「劫」,原因就在於它是中國最前沿的經濟重地、是中國的窗口。香港的政治地位,是由它的經濟地位決定的。香港近年盲目陷入政治紛爭,諸多經濟決策懸而未決、經濟轉型屢成空談,發展後勁遠輸上海等地。

一個破落戶,怎麼爭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