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政改原則後,泛民主派陷入無奈又無措之境,有溫和泛民灰心喪氣,亦有激進派表現如霜打的茄子般。佔中搞手戴耀廷早前承認,以佔中迫使中央讓步的策略已經失敗,那麼,佔中要怎樣收尾呢?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之後,街頭運動已喪失搞手們希冀的作用,即令中央放鬆政改空間,換言之,佔中的唯一作用或只是洩憤及形式化的發聲,佔中還有多少支持者呢?這一刻,激進泛民在窄巷裏,前不得、退亦不能……
泛民主派在政改決定後意見依然分歧,日前有人建議泛民立法會議員總辭,藉以向中央抗議,但主流泛民隨即拒絕,在議會內手握多席的泛民大黨不願做衝動派,原因是總辭這場表態騷,必會導致全港要加插一場立法會選舉大戰,政黨需大筆真金白銀的政治選舉經費才能保住議席,何況現時距離下一次大型選舉,即區議會選舉及立法會選舉僅有一至兩年,這時妄耗選舉經費及大量人力、物力做騷,除非泛民大黨一眾頭頭傻了。
口水攪局之外,泛民還有一批行動派,並正兵分兩路,學生搞罷課、學者及激進派發動佔中,有政圈人士卻指,佔中搞手近日的姿態其實一直在「縮」,正如法律界人士所說,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後,香港並無任何發動司法覆核的空間及渠道,法律途徑尚且無路可行,違法的抗爭又有多大能力扭轉情況呢?
講到底,佔中運動已失去「要價」的空間,更不具令中央鬆動的威力,激進派若繼續發動佔中,最多亦是讓泛民激進派洩憤及表態而已,但在政治標靶已失、理念感召無存的情況下,這個對香港打工仔及實體經濟自傷自殘式的運動,討得了好嗎?這正是佔中搞手的無措。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日前表示,中央今次的政改策略強硬,短期刺激或者負面,但長遠卻可加強中央對港事務的權威。他的意思是短期或令激進派採取情緒化抗爭,但長遠卻能令激進派死心,不再輕易發動威逼的行動,觀泛民圈子最近的表現,一切或早在阿爺盤算中。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