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政改諮詢踏入最後一個月,有心人陸續提出二○一七年特首普選方案「試水溫」,共通點都是沒有公民提名元素,反而公民推薦元素屬較多人認同的共同語言,其中較受關注的是十八名大專學者提出有公民推薦元素的方案,即獲得七萬名選民支持,再獲提名委員會八分一人支持便可「出閘」。

    政改三人組組長本周一回應此方案時,表示公民推薦方案似乎沒有違反《基本法》,理由是重視及沒有排斥提名委員會角色,親中人士對於突然有此等表述都滿腹疑惑。不過事隔兩日後,政改三人組組長疑補鑊,指十八名學者方案除方向性不偏離法律要求,更補上一句仍要考慮是否符合整套法律基礎。

    政改三人組組長由起初疑為公民推薦開綠燈,到最新發言要就此再作註解,或多或少與親中陣營的耳語和種種疑慮有關,綜合而言有兩點:第一,身兼基本法委員會委員的「內地護法」饒戈平,三月下旬公開表示公民提名、公民推薦等都不符合《基本法》,有親中人士質疑為何事隔只有半個月左右,港府高層和「內地護法」對此會有不同調子。

    第二,多名親中人士都抱有同一想法,即由數萬人推薦特首參選人,會對提委會造成政治壓力,甚至有分析更指公民推薦有把提委會權力下放的嫌疑。

    有開明政圈中人分析,公民推薦是否合憲,仍有待各方反覆推敲研究,更值得研究的課題是,除公民推薦外有否其他推薦方式也可以考慮,例如提委推薦等。

    除了十八名學者的方案,親中陣營也有類似公民推薦方案,這是由新任教聯會主席鄧飛提出,他建議任何市民取得二百五十名合資格選民「實名推薦」,繳交二十五萬元按金,都可向提委會報名成為特首參選人,但須獲得提委會過半數委員支持,才可出閘成為特首候選人。

    其實十八名學者方案和鄧飛個人方案,都有公民推薦元素,只是參選人「入閘」和「出閘」門檻大不同,這會否是建制和泛民討論政改的起點?還看各方政治能量的角力和政治研判。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