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機場管理局下月完成機場第三條跑道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隨即展開公眾諮詢,六月集齊意見後向環境保護署申請環境影響評估研究概要,如環評程序順利,年內可向立法會申請撥款,以便開展工程。機管局行政總裁許漢忠表示,如一切進展順利,可減少因工程押後引致成本上升的風險。
擬明年動工2023年落成
按原定計劃,第三條跑道的工程擬於明年動工,二○二三年落成。為免跑道工程的環境評估報告重蹈港珠澳大橋環評受司法覆核挑戰,致工程延後導致造價大幅飆升,機管局稱已因應環保團體的關注進行多方面的環境評估及提供補充資料,主要集中在噪音、空氣污染、海洋生態及白海豚等四方面。
機管局認為前兩者有數據可依,但對海洋生態及白海豚的影響較為主觀,爭議或較大,希望在社會需要與公眾關注等各方面取得平衡,爭取開展工程。
機管局又不認同環團計算飛機碳排放量的方法,因將香港飛倫敦的總碳排放量全數計入香港,並不確實,即使聯合國亦只有全球飛機總排放量,不會以單一地區計算。
至於有指第三條跑道的船隻禁航範圍向西插入內地管轄區水域,對內地海上交通造成影響,許漢忠指影響輕微,已與內地當局磋商。
許漢忠明年二月約滿機管局,他未有披露個人去向,但指日後仍會繼續留港,透過不同形式參與及關注香港航空的事務,機管局現已展開行政總裁的全球招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