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群眾」,尤可夫本來自以為是清楚的,芸芸眾生就是群眾,自己也是其中一員。但是做了幾十年「群眾」之後,生出一些困惑:群眾是誰?又是做甚麼的?

在中共的話語體系裏,「群眾」,或者其同義詞「人民」,被反覆提起,通過各種各樣的語境,大家似乎明白「群眾」是這樣一群人:沒有加入中共黨團的人,身份不是中共黨員、不是幹部,從這個角度說,群眾是可以量化的,在中國現有十多億人。至於群眾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當家作主」;「群眾」的作用又是不可替代的,所謂「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有了不起的作用的還是群眾」。

由群眾的地位和作用,中共進一步解釋了執政的法理基礎和主要的施政方法,即當下渲染的群眾路線所概括:「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以及「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由上述界定,對於群眾的概念似乎很清楚了,先進性毋庸置疑。因此,尤可夫也一直欣欣然滿足於「群眾」的身份。不過,最近發生的一些事,讓尤可夫對「群眾」的身份着實不爽。薛蠻子嫖娼被抓,官方稱是因為警方得到群眾舉報。從這件事中,可看出群眾是守法護法的正義君子。不過,薛某在民房內的苟且之事,群眾從何得知?莫非群眾有窺探的癖好?上海有幾位法官嫖娼事發,結果被開除黨籍,也就是說,這幾位法官從此成為群眾。群眾何至於如此不堪,要麼是趴門縫的宵小,要麼是道貌岸然的好色之徒。

群眾是誰?是做甚麼的?糾結於此,看似荒唐,是因為遇到了難題:最近領導們要走群眾路線,又要到大家中間來。在滿心歡喜與期待的同時,搞不清楚自己作為群眾到時該怎樣表現。是擺出一副當家作主的派頭?還是要露出茫然待訓的底色?身份之惑實是角色之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