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十六年來,每當政改諮詢或二十三條立法或反對派推出甚麼「反中亂港」的議題,朝廷都會立刻動員駐港媒體、建制派、愛國愛港力量大打輿論戰,展開革命大批判。他們按照「上面」定下的調子,眾口一詞表態批判,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那些批判文章,老實講,連他們自己人都不看,都覺得十分乏味,更不要說港人了。結果每次的表態批判都沒有任何成果,朝廷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換來的是港人的離心離德。

不過,朝廷還要獎勵這些「大批判勇士」和相關單位,他們也會在「戰鬥總結」中大吹大擂取得了多麼偉大的勝利,打擊了反對派的反動氣燄,爭取到了香港廣大市民,促進了一國兩制的貫徹落實……向朝廷邀功請賞。有的人也因「表現突出」,被朝廷視為愛國愛港的中堅力量而封賜了甚麼「委員」、「代表」之類,這些人會在下一場「大批判戰役」中更加賣力、勇猛過人,甚至比朝廷定下的調子還左、還革命。同時,「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些人的發迹會使建制派、愛國愛港陣營中的其他人也瘋狂起來,爭取在今後的戰役中「殺敵立功」。

正是這種「上下互動」的做法,令香江建制派、愛國愛港陣營這些年「左風瀰漫」,把建制派、愛國愛港陣營的「形象」搞得亂七八糟,不但令港人對他們的反感增加,也連累朝廷,令中央在港人心中失去信任、信心。

鄧老爺子說過,左和右都能毀掉社會主義,但主要是防左。對一國兩制何嘗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