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理財無方,批評聲音不絕於耳。最近連商界人士也不禁點名批評,指曾俊華理財無方,歷史會證明他是香港「大罪人」。

上述批評絕非無的放矢。儘管曾俊華裝出一臉無辜相,聲稱他任內政府財政開支增加了八成,對批評感到非常沉重云云,但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曾俊華作為港府大掌櫃,應使不使,不應使的亂使,雖然政府開支增加了,但經濟民生沒有改善,政府管治每況愈下。常言道,錢解決得了的問題便不是問題,但對港府財爺來說,卻是有錢也解決不了問題,甚至愈搞愈多問題。被抨為大罪人,可謂咎由自取。

事實勝於雄辯,曾俊華擔任財政司司長六年,是香港貧富懸殊惡化得最快的六年,也是官富民貧最嚴重的六年。一方面,港府財政儲備由三千億元激增至七千多億元,另一方面,貧窮人口由不足一百萬激增至一百二十萬,大量基層戶被迫棲身劏房籠屋,無數老人家陷入貧病交煎的絕境,而政府則甘當「守財奴」,對所有問題束手無策。港府發展經濟無能,紓緩民困無方,最感到沉重的不是財爺,而是受苦受難的草根大眾。

誠然,近年政府開支持續增長,也曾多次派糖,但對一個負責任的政府來說,施政理應多管齊下,兼顧社會短期及長期需要,除了派糖短期紓困,更重要的是高瞻遠矚,善用財政資源,推出經濟、民生、福利等長遠政策。可惜曾俊華在這方面交了白卷,甚至連派糖這麼簡單的事情也做不好。

有人生動地形容,曾俊華曲解「審慎理財」,只把自己當成一名會計師,一味死守庫房大門,每逢社會怨聲載道,便胡亂派出一些糖果平息民憤。其實,這種說法已是過分抬舉了,君不見他年年估數皆與實際情況天差地別,把財政預算案變成亂算案,這樣的一名「會計師」,要是身處私人機構,早就被炒魷了。但在有責不問的香港官場,不管曾俊華表現多麼不濟,也不管市民多麼不滿,仍可繼續尸位素餐,享受高薪厚祿,繼續當其飲咖啡、睇法國電影、住官邸、有專車接送的所謂中產。

然而話分兩頭,港府非一人之政府,管治糜爛如斯,不僅是個別人的問題,更反映整個政府出了大問題。港府坐擁金山銀山而無所作為,主理財政的曾俊華固然要負上責任,整個管治團隊都難辭其咎。正如最新民調顯示,港府民望連環插水,包括特首、司長、局長在內的十六名主要官員中有十二人民望淨值下跌,當中多人甚至錄得民望負值,被評為「表現不彰」、「表現失敗」。

眼前人事只堪哀,穩中求變淪空談。前朝政府虛度光陰,為香港留下大量爛攤子,現屆政府打着撥亂反正旗號上台,可惜管治班子拉雜成軍,能力不濟,政策推出一項跪低一項,所謂穩中求變淪為一張無法兌現的期票。被指無能的曾俊華繼續好官我自為之,恰恰證明港府人才凋零,根本無人可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